公投是直接民主權力的一種,但公投的使用必須審慎,選民投票前有必要獲得足夠的客觀資訊。

兩年前,前英國首相卡麥隆為了操作選舉,同大選綁英國「脫歐」公投,結果他誤判,以為「脫歐」是假議題,結果在部分政客的民粹煽動下,弄假成真,贊成英國「脫歐」獲得52%選票,反「脫歐」以48%民意驚險敗陣。卡麥隆為此下台,由保守黨黨內同志梅依接手這個爛攤子。

經過兩年與歐盟的談判周旋,梅依政府上個月與歐盟達成585頁的「英國退會協議」,原訂在12月11日要在英國下議院進行表決,但因為反對者眾多,甚且保括同黨議員都有意倒戈,讓梅依急時踩煞車,延後國會表決日程。根據最新民意調查,反「脫歐」與「脫歐」民意出現翻轉,前者現階段領先,顯示在激情過後,隨著愈來愈多客觀分析出爐,分析英國「脫歐」的弊大於利之後,後悔當初投下「脫歐」的民意開始出現轉變,但為時已晚。

同樣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台灣最近的地方選舉綁公投,特別是有關是否開放日本福島核災區農產品進口台灣的公投。這項由在野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提案的公投主文為:「你是否同意政府維持禁止開放日本福島311核災相關地區,包括福島與周遭4縣市(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地區農產品及食品進口?」公投結果是壓倒性7百多萬票同意。

由於日本安倍政府向各國遊說解禁福島農產品已經好幾年,如今全世界也只有中國和台灣仍持反對立場,在台灣反核食公投過關後,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公開表達不滿,表明可能訴諸世貿組織(WTO),也間接宣告台灣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第二輪談判已不可能。

一場公投,造成的不只是食品安全問題,還連帶衝擊台日關係。對此,郝龍斌還嗆聲,「難道台日的友好,只能建立在「滿足日方要求」的基礎上嗎?這也證明台日關係並沒有民進黨政府講的那麼好」。郝龍斌認為,外交部此時要做的事,是積極與日本政府說明溝通。

基於民主遊戲規則,對於公投結果,我們只能接受。但這場公投鬧劇的演進,有幾項深層因素必須探討。首先,在馬英九執政期間,台灣就三度向日方承諾要開放福島農產品和食品,但後來卻跳票。尤有甚者,日本發生三一一地震導致福島災變後,當時馬政府宣布禁止福島、茨城、群馬、櫪木、千葉等五縣食品輸台,同樣也讓人摸不著頭緒。因為其他更接近福島的日本縣市如宮城並未被列入。蔡英文政府上台,起初也有意解決此一爭議,結果擔心同時開闢太多戰場,引發民意反彈而始終拖延。

其次,WTO對於此類禁止進口的規定必須是以「品項」為制裁的標的,不能以「區域」來區分。美國與歐洲皆遵守WTO規範,韓國則是用「水產」來區分,中國、台灣和香港則用「區域」,導致幾年前台灣查獲的泡麵其中部分成份來自這五個縣市之一,也被舉報。但台灣的禁令實施八年多,雖傳出少數日商改標事件,但衛福部檢驗12萬餘批,輻射檢驗都合規定,實際上無所謂「核食」進口。韓國還因此被日本告上WTO,被判決違反食安檢驗及防疫協定。更諷刺的是,台灣人一年去日本觀光近五百萬人次,出入境主要的成田機場位於千葉縣,也在禁區之列。台灣觀光客不免在機場飲食,是否也應一併禁止,「以維護國人健康」?這也反映出當初台灣衛福單位決定的失當。更遑論台灣仍然有不少人前往東日本這五個被視為「核食災區」的地點旅遊消費,難道他們不清楚政府的禁令嗎?

因此如果要追究這場鬧劇的負責人,從馬政府到郝龍斌,再到蔡政府都有問題。馬政府做出的區域禁令決定,至今欠缺足夠說服力,郝龍斌用民粹來大選綁公投,讓如此預設立場的題目輕易通過。試問:如果題目中就清楚註明是福島核災區產品的字眼,有多少選民會投下贊成開放的票?最後,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也必須承擔未能向民眾提供客觀說明的責任。又或者蔡政府更早就應該宣布,經過科學檢驗以及獲得日本保證,且符合WTO規範,台灣決定重新開放福島五縣市農產品與食物進口台灣,但為了讓消費者安心,除了政府嚴格把關之外,也會在標示上做出明確區隔,讓消費者有所取捨。

公投是民主權利,但公投的實踐,在英國和台灣都看見部份缺失,連帶影響國家重要對外政策的推動。未來,政府與提案者都必須展現更負責的態度,選民也有權力要求更客觀詳實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