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在2016年使用假訊息干擾美國總統大選後,又食髓知味試圖干擾其他國家選舉,引發國際社會注意到,有心人可以怎樣藉由假訊息的傳播,在民主國家製造破壞。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稍早揭露,俄羅斯產製假訊息的手法。
NBC的報導指出,早在冷戰時代,蘇聯便不斷運用假訊息攻訐美國。唯一的差別是,現在的網路科技讓他們更容易散播假訊息。
科技新聞網Recode的編輯史威瑟(Kara Swisher)指出,假訊息就像謊言一樣,混淆、扭曲事實並讓人質疑真的訊息。
早在1880年代沙皇統治時期,俄國的特務機構便利用假訊息(dezinformatsiya)來對付其對手,用海量的宣傳對人民洗腦;史達林時代的蘇聯更是如此。
曾經在聯邦調查局(FBI)服務過的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員華茲(Clint Watts)指出,1次成功的假訊息作戰,包含3個要素:
首先要有個國家經營的媒體,如《俄羅斯今日》(Russia Today, RT)或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與廣播電台(Sputnik),來提供傳播的平台。
其次要有一些媒體願意配合,散播沒有經過查證的訊息。
第三,透過網軍、外圍組織等,散播這些假訊息。
他們習慣的手法是收買記者或利用同情俄國的媒體,在報紙上刊載1則故事,然後不斷引述,搞得舉世沸沸揚揚。
在1980年代,KGB就曾經讓印度1家媒體刊載1則報導,說AIDS是美國人發明的。這則假訊息的操作模式,是先找一個人假裝讀者,投書給印度的媒體,接著找專家出現在媒體上,頭頭是道地講了一堆話,聲稱美國政府的實驗室製造了某些病毒;然後蘇聯的國家通訊社塔斯社(TASS)就「跟進報導」,將這則「新聞」散播到全世界。1987年,美國CBS晚間新聞的主播羅勒(Dan Rather)也照著蘇聯所炮製的內容,加以報導。
報導指出,俄國人有時也不費心編造故事,而是拿現有的一些題材加工,讓壞的部分看起來更壞,把好的部分淡化,然後大肆傳播。
民主社會的言論自由、隱私權保障與網路科技,讓這些有心人更容易散播假訊息來發動攻擊。
曾經擔任美國國安局分析師的辛德勒(John Schindler)指出,20年前俄羅斯人還得聘請記者找人來散播假訊息,現在他們只要弄出1個網路爆紅事件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