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寧夏路87號的建築,是1933年日治時期所興建的「台北北警察署」,台北市於1998年公告指定為市定古蹟,經這幾年修復後,改裝為「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並於今天開幕,正式開放給民眾參觀。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在致詞時讚揚1920、1930年間是台灣的黃金十年,話鋒一轉,也談及他選舉就是要延續「新文化運動」精神、要改變政治文化。

柯文哲今天出席「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開館典禮暨展覽開幕記者會,他在致詞時表示,台灣新文化運動是台灣很重要的時期,發生在1920、1930年間,雖然當時還在日本執政年代,但日本還沒進入昭和時代,所以當時日本比較自由,歐洲則是在第一世界大戰剛結束、處於短暫和平狀態,各種社會文化思潮湧出,而台灣也沒有置外整個潮流,台灣從文化比要弱的時代,開始引進各種思潮。

柯文哲表示,1920、30年代是台灣歷史上思想最活潑的時代,不管是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成立各種文化組織、政黨、公會等,在台灣島上都相當蓬勃,因此有人說這是台灣歷史的黃金十年,這段時光雖然燦爛,卻時間很短暫,台灣之後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時期 ,緊接著白色恐怖時期,而新文化運動在台灣歷史上的意義是凸顯台灣追求自由精神,以及台灣人想趕上世界潮流的渴望。

柯文哲說,他「素人從政」過程中,就相當認同蔣渭水,因此他在2014年選舉時,喊出的口號就是改變台灣從首都開始,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這場以文化為主體的社會運動,也是台灣第一次改變政治文化訴求的選舉,我們第一次選舉以改變政治文化當訴求,這就是當時新文化運動的精神。

柯文哲指出,2018年選舉也是想延續新文化運動精神,所以他這次選舉沒有辦募款餐會,只有網路上小額募款,也沒有募款委員會,只有財務監督委員會,希望讓選舉變成改變台灣政治文化的社會運動。

柯文哲提及,以前蓋博物館就是把它蓋起來,但現在認為博物館是個社區,更重要的是它有社群,有文化、有歷史、甚至藝術,而大稻埕就是城市博物館的例子,走在大稻埕就像走在歷史上,他一直希望台北不僅是現代城市,更重要的事是個有歷史、文化的城市,這也是大家努力的目標。

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寧夏路87號的建築,是1933年日治時期所興建的「台北北警察署」,在戰後歷經了「刑警總隊」、「大同分局」等身份,台北市政府於1998年公告指定為市定古蹟,2006年將其定位為「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2013年大同分局搬遷後由文化局接手,並展開為期4年的古蹟修復與室內裝修工程,並在歷經將近10個月緊鑼密鼓的規劃後,於今(14日)舉行開館典,正式開放民眾參觀。

開館典禮邀請了包括林獻堂、蔣渭水等眾多新文化運動代表性人物的後代家屬參與,並由柯文哲親率各局處首長出席。紀念館以發揚「新文化運動年代」的歷史事件與人物精神為館所使命,立足當代視角對歷史做出時代回應,持續深耕追求新知與自我文化的核心價值。

延伸閱讀:

流鶯嗆被不給活路 柯P:不用抗議 到市長室解決

 

 

柯文哲參觀「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圖:陳佩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