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邦教授系列講座活動之一「歐洲國家公投學術研討會」,由台灣歐洲聯盟研究協會與台灣國際研究學會共同舉辦,今(6)日於台灣師範大學進行。研討會透過歐洲各國的公投案例,探討並反思台灣公投現狀。王泰銓教授表示,近年歐洲舉行了300多次公投,但從未發生偽造性連署的情況,歐洲的許多經驗值得台灣借鏡。
王泰銓教授提到,無論歐洲哪個國家,公民投票廣泛涉及國際條約、人權道德、環保等議題。根據統計,議題主要以憲法為主;其次為社會民生相關。近年來,歐洲舉行了300多次公投,但從來沒有偽造性連署的發生。另外,歐洲的公投是否與全國性大選同時舉行,也已經有許多經驗可以借鏡。
全站首選:林芳郁失智親臨現場 賴清德暖舉曝光:我質詢過你「要原諒我哦」
王泰銓說,台灣迫於兩岸關係的侷限,2003年才有鳥籠公投的誕生,2017年修法後門檻雖然大幅降低,但公投法卻消極面對國籍國號的變更,實是缺憾。希望這場研討會能喚起國人熱烈呼應東奧正名、反併吞公投,促使台灣成為正常化國家,更希望執政黨能夠積極回應。
張福昌教授在會中表示,瑞士以公投施行直接民主的案例,常與美國、英國等民主大國比擬,使世人普遍印象深刻,瑞士的直接民主相當成功,堪為世界典範。林佳和教授則回應指,然而,一但公投成為煽動民粹的手段,使社會退步,甚或變成政治鬥爭的工具,這樣的公投制度則需要更細膩的探討。
學者王思為則指,法國女性一直到1944年才得以進行普選,所以法國投票制度的由來是不是所謂的普選,一直是值得思考的議題,同時也該藉以思考台灣的公投制度,到底誰才有資格行使民主權力。
 
      王泰銓教授表示,近年歐洲舉行了300多次公投,但從未發生偽造性連署的情況,歐洲的許多經驗值得台灣借鏡。 圖:歐洲聯盟研究協會提供
 
             
                       
           
       
             
             
             
             
            ![11/29-11/30 [流量政治學第二屆營隊] 免費報名參加](https://images.newtalk.tw/resize_action2/300/album/project/1/69033cad7782d.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