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陣特攻》是暴雪娛樂相當知名的團隊射擊遊戲,但它其實是在暴雪娛樂在耗時五年的代號「泰坦」遊戲開發在2013年初喊停後,由只剩一半開發團隊成員透過一年的腦力激盪開發而成,並在2014 BlizzCon順利發表,遊戲總監Jeff Kaplan與團隊一員的Arnold Tsang曾在去年BlizzCon上分享此事,如今影片被官方上傳至YouTube,讓更多玩家了解《鬥陣特攻》的前世今生。

最初的鬥陣特攻英雄概念圖,裡面只有「溫斯頓」是原創的鬥陣特攻英雄,其餘靈感都是來自「泰坦」。

代號為「泰坦」的大型多人線上遊戲是暴雪娛樂繼《魔獸世界》的成功後,再一次野心勃勃的大型遊戲開發企劃,現任《鬥陣特攻》Jeff Kaplan就是「泰坦」開發團隊的領導者之一,沒想到這個耗費數百萬美元、耗時五年的計劃因為過於龐大,最終在2013年初遭高層喊停。

在去年BlizzCon座談會上,Jeff Kaplan、 Arnold Tsang以親身經歷向買票入場的觀眾以及購買虛擬門票的線上觀眾分享此事,經歷2013年初的挫敗後,Jeff Kaplan藉由Arnold Tsang所繪製的一張擁有十位英雄名稱、能力與裝備配置的圖片,成功重拾暴雪高層的青睞與信心。

這張圖成功地重拾暴雪高層對Jeff Kaplan團隊的青睞與信心,鬥陣特攻的計畫開始起頭。

隨後Jeff Kaplan正式前往動視暴雪做提案簡報,當時的動視暴雪首席執行官Bobby Kotick被Jeff Kaplan簡報的一張圖所打動,直言:「我從未見過這樣的角色,也從未見過這樣吸引人的藝術風格,這個風格太棒了,它肯定會是一個神奇的世界。」

就是這張圖打動了當時的動視暴雪首席執行官Bobby Kotick。

也因此,《鬥陣特攻》終於在2013年浮現雛形,影片中更可以看到這款遊戲是如何在「泰坦」項目被喊停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從全新引擎開發到隔年11月的暴雪嘉年華誕上生十二位英雄與三張地圖,這中間的各種有趣開發影片,像是最初的英雄為「閃光」,首次登上測試畫面時甚至還沒有「槍」,只有一雙類似米老鼠的手套與各種粗糙的地圖模組,實在有夠有趣。

「閃光」首次登上測試畫面時甚至還沒有「槍」,只有一雙類似米老鼠的手套。
鬥陣特攻從最早的TECHREBOOT到核心戰鬥的開發僅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

作為美術團隊的成員之一,Arnold更在台上感性地說:「我們離(泰坦)項目被撤銷才過了不到一年,就像我之前說的,我們要證明太多東西,我們要向所有人宣告我們不是失敗者,我們能做出有趣的好遊戲。」不僅如此,他還說,「我們展示了『核心戰鬥』,每個人都激動無比,這就是我們團隊,這些並不是十分有自信的人,在工作那些多年,然後項目被取消之後,第一次獲得了認可。」

原本只有購買現場票或是虛擬門票的玩家才能親自聽到「姊夫」暢談《鬥陣特攻》的前世今生,如今隨著影片正式上傳至官方YouTube平台上,全世界的暴雪迷都可以看到這兩位最早從「泰坦」告吹後努力生出《鬥陣特攻》的開發團隊成員是如何感性地分享那段過往經歷。

遊戲總監Jeff Kaplan(右)與團隊一員的Arnold Tsang(左)曾在去年BlizzCon上分享鬥陣特攻的誕生經歷。   圖:翻攝自鬥陣特攻官方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