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7月中元節是普渡好兄弟的重要日子,各地廟宇辦理大型普渡,桌上滿是三牲等各式供品,並插上一支寫有「慶讚中元」及信眾名字的三角旗,盼招待各方好兄弟同時也為民眾祈求平安。
而一般普渡分為公普以及私普,「私普」是在每一戶人家家中舉行,日期則由傳統風俗來決定,費用自理;至於「公普」則是以寺廟為中心,為籌措費用,廟方會擲筊決定適當的人選擔任「柱首」,由「柱首」派人按戶募捐,當費用不足時,多由「柱首」分攤補足。
廟普時,在廟庭前搭設普渡壇,稱為「結壇」,壇外另外搭建「孤棚」,「孤棚」是用四根大圓柱,在兩公尺的高度架起十五六坪大小的棚子;棚子上擺滿供奉用的祭品,如三牲、五牲、水果、煙酒等,分別裝在竹器內,稱為雞盞、魚盞、肉盞並且疊成數層,名之為「肉山」,上面還插著寫有「慶讚中元」或「普照陰光」等字樣的三角小紅旗。其中各鋪戶陪祭的供品,則稱為「出碗」,在祭拜完畢後由各鋪戶自行帶回。

廟普桌上滿是三牲等各式供品,並插上一支寫有「慶讚中元」及信眾名字的三角旗。 圖: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