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非營利組織《人權觀察》(Huma Rights Watch),在今(6)日發布了一則報告,報告內指出,孟加拉政府應將過分擁擠的大型羅興亞難民營遷往考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附近更安全的地區。為逃避2017年8月起緬軍族群清洗行動而離鄉背井的難民,不應再面對洪水和土石流,而應享有更堅實的住房和適當的教育以因應長期停留。

“孟加拉收容逾70萬羅興亞難民,卓著貢獻獲國際公認,但也面臨許多困難,” 報告撰寫人,人權觀察難民權利主任比爾・弗瑞利克(Bill Frelick)說。 “孟加拉應將逃難的羅興亞人登記為難民,確保提供適足的醫療照護和教育機會,允許他們在難民營外尋求生計。”

《人權觀察》提出的這份65頁的報告,《“孟加拉不是我的國家”:緬甸羅興亞難民的苦難》,來自2018年5月在考克斯巴扎爾的實地訪查。人權觀察發現,這座巨型難民營已人滿為患。每位居民的平均可用空間僅有10.7平米,遠低於參考性的人均45平米國際標準。摩肩擦踵的難民們正面臨日益升高的危險,包括傳染病、火災、人際關係緊張和家庭暴力與性暴力。人權觀察表示,孟加拉當局應在巨型難民營所在地的渥奇亞鄉(Ukhiya)境內不遠處,尋找地形平坦、容易到達的土地,讓羅興亞難民遷入居住。
  
“我每天都擔心土石流,”一位26歲的母親說。她帶著4名子女,住在營區內一處陡峭坡地。 “我不停在我們居住的棚屋旁堆沙袋,防止它滑下山坡。我很想遷移到更安全的地點,每分每秒都在想。但沒有人來跟我商量,或提供我搬遷的機會。”《人權觀察》強調,為了維護所有難民的衛生與身心健全,必須將大量難民遷往其他較不擁擠的營區,既可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又可保障適當的服務水平。像是案例中的家庭就一直在災害威脅中,並沒有達到避難的效果。

孟加拉海軍和中國營建人員已經選定巴桑切爾(Bhasan Char)無人島,島上很可能只有非常有限的教育和衛生服務,也只有很少的生計或自給自足的機會。政府沒有承諾難民可以在島上自由遷徙或離開巴桑切爾島。因此,巴桑切爾島並非重新安置的唯一可能選項。

孟加拉外交部表示,雖然孟加拉一直在為難民解決基本需求,“羅興亞問題的最終解決仍在安全、尊嚴、自願及可持久的返鄉。”他們表示已釋出6千英畝森林保護區土地,但因“我國人民本身短缺土地”的既有問題,不可能再提供其他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