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關注今年年底的台北市長選戰,選戰也僅剩下不到四個月。這一次的選舉被認為是自太陽花學運以降,歷經2014柯文哲以素人之姿當選北市長以及2016國民黨徹底潰敗之後,經過民進黨全面執政後的重要的政治發展里程碑。

選戰的號角也已經吹響了好一陣子,平心而論,現在的選舉文化是不是真的符合過去幾年中,各個世代的台灣人所共同追求的模樣?我認為顯然有很大的落差:酸民文化的崛起、讓網路論壇和網紅成為製造壓倒性輿論的機器,就媒體本來的「設定議題、深化討論」功能被嚴重的弱化。

公共事務的討論要能夠豐富多采、被深刻的討論,應該是所有民主社會的目標。但從這次的選戰看來,大眾輿論過度的聚焦北市長的選舉,除了柯文哲外的參選人,幾乎只要一開口就被釘得滿頭包。相反的,柯文哲過去的幾度失言和決策錯誤,卻都被輿論風向推向順風。例如:今年7月10日,北北基聯合宣布下午4點後停班停課,結果傍晚北市交通大打結。柯文哲坦承「學到一課」,除此之外,柯文哲未受到更多的輿論檢驗。相對的,姚文智光是「不會抱貓」,媒體和鄉民就群起攻之,完全沒有要諒解他的意思。

再舉一個對比的例子:當柯文哲被爆出說「貪婪老人」時,許多鄉民很快的剪輯影片、發文平反;相對而言,過去姚文智也曾被斷章取義,包括「滷肉飯事件」、「鼓勵單身」等等,在事後幾乎都沒有辦法有效的被平反。顯示出柯文哲夾帶大量的輿論聲量和個人粉絲,對政治攻防產生了很強的「抗性」。

柯文哲的「明星效應」幾乎讓整個選戰走向不對稱的戰爭。結果就是丁守中能少說話就少說話,採取動作最少的佛系選舉策略避免和柯文哲衝突,力圖撿國民黨的基本盤暗渡陳倉;姚文智堅持放政策正面對決,結果幾度被嘲笑、下扭曲的標題,搞得民進黨支持者也氣急敗壞,聲勢也不見有改善。整個選情的趨勢,不禁讓人想到幾年前的國片「BBS鄉民的正義」,只是受害者不是有水汪汪大眼睛的陳意涵,而是有中年發福還戴著粗框眼鏡的姚文智。以一般選民的眼光來看,這場選舉越來越像一部以柯文哲為主角的家庭喜劇,姚和丁成了幫主角捧梗的配角。

其實這場選戰所面對的問題,和1950年代末期的日本異曲同工。當時日本從戰後的重建中慢慢復甦,大眾也開始更大量的接觸電視媒體。日本媒體人大宅壯一當時就評論,來自於媒體的片面資訊和膚淺內容,會讓日本人「總白癡化」。就好比現在的網路酸民刻意創造片面偏剖的訊息和膚淺的內容,讓許多人沈浸在膚淺的政治思考裡頭。

事實上,現在這幾位市長參選人都是深耕在台北多年的政治人物,推出的政策都應該被更深入討論。譬如在悠遊卡的議題,丁守中就主打他過去推動讓電子票證小額消費的立法經驗;姚文智則是力圖推動悠遊卡和電商消費合作的業務升級。其實他們談到的內容都不是天馬行空的想像,但在討論的過程中姚文智只被緊緊抓著說了一句「零元也可以」,就被罵到臭頭。平心而論,悠遊卡成為台灣電子支付的新興平台,難道真的不可能?難道悠遊卡業務擴展之後,不會對使用者有利嗎?

一場對社會有利的選舉,依舊要回歸到理性的討論。不同的黨派、族群、性別、興趣喜好的人,對同樣的公共事務會有不盡相同的主張。如這場選舉中被聚焦過的,都市更新、大眾運輸、托育托幼、社會福利等等。然而我們要做出正確、理性的選擇時,應該要盡可能的指出差異、尋求討論,讓不同的價值理性對談,才能找出自己認同的立場。

我並不是說網路新媒體不好,事實上網路豐富了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只是網路的聲量容易極化、偏差的資訊隱藏其中,讓我們對事實有認知上的偏差。要避免台灣「總白癡化」,大眾應該要投注更多的心力在深化討論上,不要像看肥皂劇一樣看個標題笑笑就過了。

民主政治中不是只有聲勢最高的那個人才對社會有貢獻、值得資源投入。如果多少人花了多少力氣做了多少事你都搞不清楚,你才要先搞懂政治工作的內容,再來跟我談什麼要求別人跟對老闆這種鬼話。

還是如果只想要靠聲量和輿論來挑選工作位置,那還真的是政治蟑螂。

文/沈聖陶(政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