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有近2000名孩童遭受性虐待,長庚醫院研究發現,受性虐孩童中約有35%反覆受虐身障的孩子更是反覆受虐高風險族群,這些孩子恐出現急性精神問題、企圖自殺等問題。

長庚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主治醫師胡美華今天在記者會中表示,所謂「兒童性虐待」指加害者以權威、暴力或金錢,引誘脅迫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與其發生性活動,例如猥褻、性侵害、性交易、性器官接觸、發生性行為、給孩子看色情圖片、使用兒童製作色情產品以及利用兒童從事色情表演等。

衛生福利部統計,過去10年來,全台每10萬名兒童就有41人遭受性虐待,相當每年有1935名兒童受害,平均每天約有5.3件兒童性虐待發生,其中女童是男童6倍,值得注意的是,近10年男童性虐待案增加了3.25倍。

胡美華說,分析2001年至2010年來長庚兒童急診求診的性虐待病童情形,發現91名受害孩童年齡平均落在13至17歲,多達96.7%是女童,其中有32人、約35%反覆遭性虐待,而且施虐者多達75%是親人或熟識的人,施虐地點大多在家中或熟悉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沒有反覆受虐的孩童,反覆受虐兒童有多達59.4%出現急性精神問題、28.1%企圖自殺,21.9%需以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其中,37.5%受虐童本身有語言遲緩、癲癇等身障問題。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黃文怡表示,反覆受虐孩童之所以會出現精神問題、有自殺傾向,主要是受虐會導致大腦的警覺系統「杏仁核」被激發,容易引發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另一方面,也會使大腦煞車系統「前額葉」功能降低,導致自我功能、注意力及衝動控制能力降低,影響學業表現。

面對受虐兒,臨床上可透過「正向神經心理治療」,教導兒童重新看待自己、重新安排日後的生活、重新找出未來努力的方向,這些「重新」都會激活前額葉,當前額葉系統開始運作時,杏仁核就會慢慢地回復穩定,因此情緒也能漸漸回復穩定。

胡美華提醒,孩童遭受性虐待其實有跡可尋,包括上課不專心、精神恍惚、缺課、成績下降、長期肚子痛、作惡夢、抗拒和某人相處、行為極端變化,嚴重甚至可能生殖器官有分泌物、懷孕、急性精神問題、企圖自殺等症狀。

如果您獲知有人遭受家庭暴力、性侵害或性騷擾的困擾,請撥打113保護專線(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