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賴清德今(24)日主持第15次「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聽取勞動部就「加速投資台灣解決缺工執行成果與檢討」提出報告,表示缺工議題涉及勞動力供給、產業環境及人力培育等多元面向,需要長期投入資源及跨部會緊密配合,才能逐步展現相關作為之政策效果,滿足產業界人力需求。
勞動部於去(106)年11月10日行政院記者會指出,產業人力短缺現象的主要原因,包括「勞動力供給不足」、「工作條件不具吸引力」,以及「學用落差技能不合」,因此會同教育部、經濟部針對三大缺工原因,分別推動「媒合就業,開發勞動力」、「改善低薪,創造友善職場」、「產學雙贏,縮短學用落差」三項策略,各項具體措施經過8個月來的執行,已獲得若干成效。
賴清德強調,我國勞動巿場持續改善,106年勞動力參與率平均為58.83%,107年6月勞動力參與率升至58.92%,創下近26年同月最高;107年1至6月失業率平均為3.66%,降至18年來低點;107年1至6月就業人數平均為1,140 萬 7千人,較106年就業人數平均1,135萬2千人,增加5.5萬人,顯示在滿足產業投資營運所需的人力已經展現成效。
賴清德對於勞動部、教育部與經濟部的工作成果表示肯定,表示解決問題還是要「對症下藥」,由於經濟成長衍生企業投資需求,創造許多工作機會,而勞動力成長速度相對緩和,故而產生缺工現象。政府應從制度面著手,進一步開發青年、婦女與中高齡三大群體,釋放更多潛在人力進入職場。
賴清德表示,政府推動「長照2.0」,就是希望中高齡者不用離開職場,或是已經離開職場的可以重回職場。特別是在鼓勵婦女重返職場方面,「就業服務法」將「二度就業婦女」列為協助對象,且於今年推出復職支持(婦出江湖)試辦計畫,均有助於營造友善婦女就業發展,107年1至6月已協助10,100人次就業。
經濟部已成立重點產業及重大投資跨部會人力供需平臺,專案媒合產業人力,共計開發5,494個產業人才需求,銜接教育部、勞動部相關人才資源,現正協助173家廠商進行人才媒合。
勞動部也正積極推動工作與家庭兼顧政策,鼓勵雇主營造友善育兒職場環境,「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3條規定,僱用受僱者100人以上之雇主,應設置托兒設施或提供適當之托兒措施。105年雇主提供托兒設(措)施的比率為51.6%,106年提高至63.4%,107年預定成長5%。
教育部於107學年度首度辦理彈性學習制度,開放大學提供上班族、二度就業者、銀髮族隨進隨出的學習機會,以增加學用合一及回流工作人力。目前共16校106系1,438名申請,預計107年7月31日前核定學校辦理。
在縮短學用落差方面,鼓勵產學合作推動學生校外實習,並針對特定缺工產業,透過「外加名額」擴大辦理各類產學合作專班,每年至少500名;每年增加適合學生實習之公司或機構至少200處。同時修訂「學位授予法」,刻正於立法院審理中,法案通過後有助引導大學校院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目標希望參與跨領域學習或學院實體化之大學生每年至少5,000人。
勞動部在推動青年就業方面,提供青年職業適性測驗、職涯諮詢、企業參訪、職涯講座、團體課程、履歷健檢、模擬面試並鏈結分署訓練與就業服務資源等,協助青年就業。107年1月至6月共協助7萬9,943名15-29歲青年就業。
賴清德也要求勞動部等相關部會落實「走動式管理」,如同醫學訓練一定要接觸真實的病人,不能只是在辦公室裡研究分析數據;政策是否發揮效用必須實地走訪,缺工問題的解決不是只看媒合率數字高低,而是看創造多少工作機會與人力,以及是否真的為企業解決投資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