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賽即將曲終人散,您支持的球隊有沒有一路殺進最後的冠軍決賽呢?如果15日晚間即將登場的法國和克羅埃西亞這兩支球隊,都不是您心目中的「真命天子」,那也不打緊。因為根據外媒的說法,他們皆非世界盃最大的贏家。真正幕後最大的贏家,其實是俗稱「谷歌大神」的「谷歌」(Google)翻譯軟體

根據《澎湃新聞》今(13)日的報導,「肆客足球」引述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的觀察稱,世界盃期間,谷歌翻譯軟體可謂是出門神器。各國球迷通過人工智慧交流,甚至有記者用谷歌翻譯向法國球員格里茲曼提問……

舉例來說,世界盃期間,來自各國的球迷常泡在酒吧觀看球賽轉播,除了「來杯啤酒嗎?」的手勢世界通用外,彼此語音不通。但透過谷歌翻譯軟體的幫忙,無論您是俄羅斯人、巴西人或其他各隊的支持者,母語的差異早已不再重要。

手機充當不同國家客人交流的媒介,他們藉此相約第二天再來把酒言歡,類似的場景在今夏的俄羅斯已上演過成千上萬次。

總的來看,這屆世界盃屬於冷門、定位球和VAR,同樣也屬於谷歌翻譯。

再看一例,一個韓國人需要在喀山續住一晚,但不會講俄語?「告訴手機就可以了」。

薩馬拉的餐廳服務生沒法跟一桌哥斯大黎加客人說店裡的起司麵包賣完了?「交給手機就行了」。

谷歌的報告顯示,自世界盃開賽以來,俄羅斯境內的翻譯服務使用量增長了30%,其中使用最頻繁的選項是西班牙語譯俄語,這得益於浩浩蕩蕩的拉丁美洲球迷遠征軍。

而隨著各自支持的主隊先後出局,看臺上的球迷人數和球場外谷歌翻譯的使用量全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此外,阿拉伯語譯俄語的使用量也減少了40%。

另一方面,包含關鍵詞「世界盃」的搜尋次數增長了200%,包含「啤酒」的搜尋次數則增長了65%。枯燥的統計資料反映出的是一屆世界盃最迷人的「副作用」:它讓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齊聚一堂,一同享受足球帶來的歡樂。

然而,報導也提到,機翻技術尚不能完全掌握語調中的細微差別和方言土語,因此很可能會造成各種未曾料到的誤會、冒犯和雙關。

一位乘客在伏爾加格勒利用谷歌翻譯與計程車司機講價,司機一句「如果你想挨一拳頭,就可以更低一點」令他大驚失色,而司機實際上只是提議調低空調溫度(blow既可以指「吹風」也可以表示「捱揍」)。

另一位朋友在仲夏的高溫中晨跑,結果滿臉通紅、氣喘吁吁。一位俄羅斯士兵走來,舉起手機,谷歌翻譯的介面上顯示著「需要看醫生嗎?」,更令他面紅耳赤。

此外,文中同時提到,手機app也可以完成這項工作:手機程式利用相機就能立即將(例如麥片包裝袋上的)俄文轉化為英文,幫了許多球迷和媒體同仁一大忙。

至少在世界盃,技術變革之快是大有裨益的。俄羅斯這個時常被描繪的過分神祕的國家,已然褪去了一層層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