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過食物並不是只有填飽肚子這麼簡單?文化部所屬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這次特別和國立自然科學科博館合作,從今(31)日至12月10日於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南棟一樓文化部藝廊舉辦「好好吃–台灣飲食文化特展」,藉由微妙維肖的奇石菜餚與栩栩如生的微型藝術模型,喚醒觀眾飲食的文化記憶。

文化部表示,飲食堪稱常民生活中最重要也最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凡吃什麼、怎麼吃、用什麼吃、跟誰一起吃,在在都飽受族群與文化脈絡的影響。希望透過特展,能夠擴展觀眾對於飲食的想像,從食物的取得、交換、烹調以及食用等不同飲食階段,認識各時代、族群的飲食策略,也看見這些飲食行動中蘊含的生活智慧。

而這一次的展覽共分成3大單元,第一種為「從產地到餐桌」以互動、飲食場景微型藝術呈現了人們如何就地取材獲取新鮮食材,並透過市場交換食物與食材,再透過各個文化中不同的烹調方式將餐食端上餐桌。

第二種是「食代風味」則從史前人類飲食開始談起,接續漢人移民、客家移民飲食,以及日本時代的日本料理、西餐,戰後來自大江南北的飲食風味,甚至是近年來的外食文化、新住民風味如何豐富了臺灣的飲食文化基因;第三種是「智慧的選擇」則透過過剩食處理、自種自食、減少食物禮成、選擇適合食用的物種等觀點,反思如何飲食才能與環境和諧永續,特展開放時間為即日起至12月10日,周一至周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

林靜宜、王佳蕙等微型藝術家製作的微型藝術,把常民生活中常見的幾個飲食場景,栩栩如生地搬進小小的展示木箱中。   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右1)等貴賓參觀展品。   圖:文化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