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看似稍轉緩和,但國際輿論攻防仍持續進行。中國新華社引述美國本土和歐洲政商學界說法,批判川普總統發動「301調查」實屬不當。文章強調,美國擬大規模限制中國對美貿易和投資,此一「冒進的單邊主義」是缺乏理智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連日來已遭多方人士嗆聲。

「140多年來,世界各地消費者將李維斯看作美國最具包容性的品牌之一。如果沒有自由和公正的貿易體系,我們的品牌不可能有今天這個成績」,全球著名牛仔褲品牌李維斯·斯特勞斯公司發言人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報導提到李維斯公司日前與沃爾瑪、梅西百貨和百思買等25家美國大零售商一起致信川普,要求他不要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加徵關稅,否則最終傷害的是美國品牌、美國工人和美國消費者。

報導指出,代表科技、農業和消費品行業的45個行業協會,也不約而同致信白宮表達了同樣的擔心:加稅將推高消費品價格,減少就業,引起金融市場震盪。

川普政府一直將美國經濟和就業問題歸咎於與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逆差,「這種做法不僅不會解決美國的經濟問題,反而會加劇問題」,知名國際問題專家羅伯特·庫恩告訴新華社記者,「因為徵收重稅顯然不符合基本的經濟學原理」。

庫恩認為,短期內它可能有利於一些美國人,但從長遠看卻對美國傷害巨大。 根據他的分析,川普政府此舉更多是為了「眼前的政治需要」,因為他在競選中允諾要保護嚴重依賴製造業的美國中西部州。這一地區的製造業就業機會在過去十年內嚴重流失。

報導並引述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資深經濟記者約翰·舍恩的分析稱,中美貿易戰最大的輸家將是美國農民,2016年美國向中國出口了210億美元的農產品,中國目前是美國農產品的第二大市場。其他將受到嚴重衝擊的行業,還包括飛機制造和汽車等。

新華社並採訪了德國機械裝置製造協會執行主席蒂洛·布羅特曼,他指出,當代商業實踐中,大量中間商品沿著複雜的全球價值鏈交易,解決問題的重點是協商,而不是關稅。「懲罰性關稅會推高本地原材料價格,首先遭受衝擊的是正在失去國際競爭力的本地工業企業,而消費者也間接承擔了無意義的關稅負擔」。

在德國工商大會國際經濟政策主任伊利亞·諾特納格爾看來,徵收保護性關稅是過時的手段,不能解決21世紀構建全球價值鏈的挑戰。他說:「冒進的單邊主義做法將毀掉基本的信任」。

芬蘭阿爾託大學商學院教授卡爾·費也認為,解決貿易問題的最佳方式是展開對話,而不是打貿易戰,「錯上加錯不等於改正錯誤」。

不少歐洲人士擔心,美國加徵鋼鋁關稅、挑起對華貿易摩擦,將直接波及歐洲經濟發展。

匈牙利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經濟和區域研究中心研究教授伊諾泰·安德拉什表示,貿易保護主義影響非常消極,德國汽車業及歐洲經濟將受影響。

希臘大河黨外交事務負責人里納達杜說:「當水牛在沼澤裡打架時,付出代價的將是青蛙」。里納達杜表示,這是一場只有輸家的戰爭。

世貿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此前警告,在共同框架之外採取的單邊行動只會極大增加衝突升級的危險,而這樣的衝突不僅不會產生贏家,還會迅速動搖貿易體系的穩定性。他呼籲,世貿組織成員在應對貿易問題時要保持克制並展開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