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曾經統計出網友認為過年必做的10件事,包括旅遊、聚餐、追劇、睡覺(耍廢)等等,但依照過去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中,過年一定要做的事則為團圓、穿新衣、發紅包、貼春聯這些事,究竟這些傳統習俗背後代表那些意義,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除夕團圓

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具有全家團圓的重要意義,因此在除夕夜,異鄉的遊子要趕回家團聚吃年夜飯,即使未能回家吃團圓飯的家人,也要替他擺一副碗筷,以表示全家團圓。

長輩發紅包

每年除夕吃完年夜飯,就是孩子們最期待的「發紅包」給「壓歲錢」環節,但你知道為什麼要發紅包嗎?要給孩子「壓歲錢」是因為古時候,有一種妖怪叫「祟」,固定在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祟」會用手去摸熟睡著的孩子的頭,使孩子嚇到大哭,接著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其中有家夫妻老年得子,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給孩子玩,當孩子玩累了睡著後,他們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當「祟」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時,枕頭邊就迸發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因為「祟」與「歲」諧音,才衍伸出用「壓歲錢」來守護孩子健康成長的傳統習俗。

過年穿新衣

說到過年,有句俗語說「過新年要戴新帽、穿新衣」,這個穿新衣也是有緣由的!在南北朝風俗,就記載元旦這一天要「長幼悉正衣冠」。初一穿新衣包含著「迎新送舊」的意義在,因此在過年時會捨棄農耕社會中常見的粗布衣衫,穿著大紅的吉祥顏色,也因為過去農耕社會一年一熟,年底才總結發薪,因此過新年時才有辦法買得了新衣服。穿在身上的新衣如同春聯一樣,表示對春天到來的慶賀之意。

過年貼春聯

說完穿新衣,同樣對春天表示慶賀之意的,還有貼春聯!台北市立圖書館指出,春聯起源於「桃符」。古時候人們相信桃可以避邪,所以每到過年,家家戶戶都用2塊2尺長的桃木,刻上一4、5寸 大小的神像,掛在門口,以為可以鎮邪壓鬼,保持屋內的陽氣和平安。這種桃符就演變成貼門神和貼春聯,釘在大門兩旁,以求吉利,表達了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過年期間除了這些必做的事之外,當然還有很多傳統習俗,這些傳統習俗經過時間推移,到了現代或許很多人難以遵循,或不想遵循;不過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暫時脫離冰冷的3C產品聯繫,藉著過年的契機全家團圓,維繫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也是一種調節生活的方式,把握當下是非常重要的。

春聯起源於「桃符」。古時候人們相信桃可以避邪,這種桃符就演變成貼門神和貼春聯,釘在大門兩旁,以求吉利。   圖:Flickr提供falcon0125開放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