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收購潮已經對歐洲造成威脅!德國經濟部國務秘書馬赫尼希(Matthias Machnig)在接受《周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訪問時表示,為了減少科技與專業知識外流,歐盟有必要立法阻斷中資在歐洲的收購熱潮,他也透露,德國、法國與義大利已經聯合起草1份相關的法律草案,已經送交國會審議。

外電指出,國際審計諮詢公司安永(EY)上週發表最新報告顯示,中國投資者2017年收購或參股的德國企業有54家,雖然數量比2016年創紀錄的68家略少,投資總金額卻高達137億美元,比前1年年多出9%。此外,中國企業在整個歐洲的總投資金額為576億美元,除了德國最受青睞外,其次是英國的44家,與和義大利的24家。

馬赫尼希表示,如果德國與歐洲想要在未來繼續保持經濟上的成功與創新優勢,政府單位就必須有權利對於那些受國家控制的、戰略性的企業收購行為,進行更為嚴格的審核,必要時甚至有權叫停。

中國企業2017年在全歐洲的總投資金額為576億美元,比2016年的858億美元減少約1/3,但企業併購數量增多,馬赫尼希指出,中資在購併時,常常伴隨著扭曲市場規則的融資條件。他表示,歐盟企業擁有優秀的技術創新能力,為了減少科技與專業知識外流,德國聯邦政府計劃通過更為嚴格的歐盟法律,加強對德國企業的保護。

「德國之聲」報導,科隆經濟研究所(IW)的專家魯舍(Christian Rusche)表示,大多數中國企業在德國的交易總額,實際上只有不到50%是公開的。中國投資者在歐洲大規模進行企業併購行為,尤其瞄準在相關行業具有領軍地位的重要企業,引起了政界和經濟界的擔憂。包括2017年中國海航集團以33億歐元,入主德意志銀行最大股東,更早的2016年,中國美的集團斥資近47億歐元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生產商庫卡,都是警訊。

馬赫尼希透露,德國發起1項倡議,要求在歐盟框架內,對外國直接投資進行更為嚴格的監控;而德國已經和法國、義大利聯合起草相關的立法草案,正交國會審議中。

德國經濟部國務秘書馬赫尼希對中資購併提出警告,認為必須有更嚴格的審核。   圖:翻攝德國經濟與能源部/Michael Voi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