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戰略局勢改變,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與印度合作,形成「印太戰略」。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澳洲國立大學國家安全學院院長梅德卡爾夫(Rory Medcalf)昨日於《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撰文分析「印太」(The Indo-Pacific)的概念,以及為何會取代「亞太」(The Asia-Pacific)。
梅德卡爾夫指出,「印太」並不只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高層官員信口談到的概念,而是上週發表的《美國國家戰略》已經證實的方針。
梅德卡爾夫說,有些人批評「印太」只是美國用來誇大印度的重要性並排擠中國之陰謀,但這些批評的人忽略了中國的經濟與戰略崛起與「印太」也有關聯。他表示,中國也許不喜歡這樣講,但「海上絲路」其實就是中國版本的「印太」。中國本來就有自己的「印太戰略」來進行經濟、外交與國家安全布局,並且在巴基斯坦的瓜爾達港(Gwadar)、斯里蘭卡的漢班托塔港(Hambantota)以及東非的吉布提港(Djibouti)等印度洋地區港口積極行動。
梅德卡爾夫指出,「亞太」的概念在20世紀後期衍生,反映出美國與東亞各個經濟體之間的關係,也讓美國在此區域的參與被接受。這也有利於澳大利亞等國,並發展出「亞太經合會」(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等組織。但1990年代起,中國也和日本與韓國一樣大量倚賴從中東和非洲運來的石油,船運必須經過印度洋,從而使得「印太」的概念開始出現。
印度崛起後,也採取「東望政策」(Look East policy),後來並發展成為「向東行動政策」(Act East policy)。而東協國家又於2005年促成「東亞高峰會」(the East Asia Summit),以連繫東協與周邊大國的關係。印度、澳大利亞與紐西蘭都在其中,美國、俄羅斯也都有參與。在梅德卡爾夫看來,這就是「印太」的機制。
中國海軍於2009年抵達印度洋進行反海盜行動,被認為是「印太」概念發展的第3個轉折點。解放軍開始積極在印度洋地區尋找據點,包含在吉布提港建立第1個海外軍事基地。
梅德卡爾夫說,「印太」還牽涉到日本。2016年11月,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與前往東京拜訪的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進行了具有高度戰略意義的對話。翌年,安倍便提出「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地區政策」。
梅德卡爾夫指出,印度與東南亞的淵源非常久遠,在古代的印尼和中南半島有很多的印度教和佛教文明,都是受到印度的影響。
梅德卡爾夫說,「印太」的觀念意味著,在這個廣大海域上的某個角落所發生的事情,也可能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特別是大國的利益。「印太」這個概念是承認彼此之間的連結,以及隨之而來的弱點與機會。這也意味著接下來的政策挑戰是要找出方法,在這個多極的區域中,在不傷害其他國家的利益與尊嚴下,容納中國的力量與利益。
梅德卡爾夫強調,「印太」並非美國所獨有的政策,也不是要排除、貶抑特定的亞洲國家(中國)。澳大利亞、日本和印度都積極地重塑亞洲國家間的動能。最早將「印太」概念發展成政策的,其實是澳大利亞。
至於中國公開拒斥「印太」這個概念,梅德卡爾夫認為重要的不是各國外交官所使用的詞彙,而是他們的行動。目前這個區域中所有的主要國家都正在發展新的戰略,來面對兩大洋之間的連結與風險。
梅德卡爾夫認為,「印太」這個詞承認中國是在1個多極區域內崛起的國家,而且這個區域大到沒有任何國家可以主導。這是1個很大的舞台,想要追求利益,只能透過合作,別想靠單邊主義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