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與內政部移民署首次跨部會合作,於今(17)日上午在台北車站及二二八和平公園分別辦理「106年移民節『新住民舞蹈快閃活動』」及「106年移民節『新國力 新培力』新住民二代成果表演暨創意展」之踩街活動。由「教育部106年第2屆新住民舞蹈比賽決賽」A、B組優選隊伍-正修科大LAMPUNG OKAY、僑藝大進行演出。
今日移民節嘉年華活動,除了有新住民快閃活動、新住民二代成果表演踩街活動外,更邀請新住民二代於現場進行作品成果分享與展現精彩的才藝表演,異國美食及闖關遊戲拿好禮。邀請新住民朋友一同感受這個溫暖友善的台灣,一起來熱鬧踩街,讓國人共同欣賞新住民母國的多元文化特色舞蹈,進而提升國人對新住民母國文化的瞭解,共創友善尊重社會。
為響應106年移民節活動並促進多元文化交流,由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舞蹈學系馬來西亞僑生們,準備了一段自編的馬來西亞傳統特色舞蹈,融合了雜賓舞(Zapin):伊斯蘭文化對馬來西亞的傳統舞蹈影響甚大,最明顯的例子是盛行於柔佛州的雜賓舞。這種舞蹈最初是由中東的穆斯林傳教士傳入,表演時伴以伊斯蘭聖歌,旨在普及伊斯蘭文明的歷史知識。呈現的舞蹈情調既歡快熱烈又淳樸。手臂動作變化多,強調身體造型的曲線美。而舞蹈服裝則以馬來農民服裝為基礎,色彩鮮豔,顯現出勞動民族寬廣的胸懷和坦蕩、樂天的生活態度。
而於二二八和平公園辦理的踩街活動,是由來自高雄正修科技大學的兩所印尼姊妹校、分別來自印尼雅加達以及楠榜省的交換生,邀請了台灣兩位學伴,準備了一段舞蹈表演。印尼是一個擁有豐富以及多元文化的國家,在印尼,每個地區慶祝節慶的方式都不相同,慶典活動期間,可在各地體驗不同的藝術創作、美食、舞蹈或體育活動。今天學生們帶來的表演是楠榜省傳統特色舞蹈,楠榜省以盛產織布有名,為印尼傳統「三大名織」之一,表演服裝也採用其傳統圖紋為特色,精緻而優美。期望透過今日的快閃及踩街演出,為106年移民節活動增添些多元文化色彩。
為使新住民及其子女及早適應生活環境,並發揮其語言及多元文化優勢,教育部也積極推動「教育部新住民教育揚才計畫」,期望進行多元文化教育機會,提升國人對新住民母國文化的瞭解與認同。今年的「第2屆新住民舞蹈比賽」吸引了67隊3百餘人報名,較第1屆成長了一倍之多,足見以舞蹈展現其母國文化的能量在新住民社群圈持續發酵,藉由舞蹈競賽蓬勃文化創意、培育表演人才、用藝術突破界限、讓彼此沒有距離。

台藝大舞蹈學系馬來西亞僑生們,準備了一段自編的馬來西亞傳統特色舞蹈,融合了雜賓舞,舞蹈服裝則以馬來農民服裝為基礎,色彩鮮豔,顯現出勞動民族寬廣的胸懷和坦蕩、樂天的生活態度。 圖:教育部/提供

台藝大舞蹈學系馬來西亞僑生們,準備了一段自編的馬來西亞傳統特色舞蹈,融合了雜賓舞,舞蹈服裝則以馬來農民服裝為基礎,色彩鮮豔,顯現出勞動民族寬廣的胸懷和坦蕩、樂天的生活態度。 圖:教育部/提供

台藝大舞蹈學系馬來西亞僑生們,準備了一段自編的馬來西亞傳統特色舞蹈,融合了雜賓舞,舞蹈服裝則以馬來農民服裝為基礎,色彩鮮豔,顯現出勞動民族寬廣的胸懷和坦蕩、樂天的生活態度。 圖: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