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雲林地檢署與雲林縣環保局共同合作找到了雲嘉地區揚塵汙的源頭!環保署指出,環檢警聯合於雲林縣麥寮鄉追查廢棄物違規案件時,利用無人機空拍及3D模型建置,查獲業者違法竊佔國有土地、堆置逾14萬立方公尺之淤泥(相近於1萬台卡車運輸量),不但未取得主管機關核發之固定污染源設置及操作許可文件,就逕行運作,而且還沒有採行任何空氣污染防制措施。環保署研判,這個非法挖掘及堆土場地就是雲嘉地區揚塵重大污染源之一!依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處分;還有涉嫌違反《刑法》第320條第2項竊佔國土情事,移送雲林地方法院檢察署偵辦。

環保署、雲林地檢署與雲林縣環保局共同合作,由雲林地檢署檢察官吳文城指揮內政部警政署刑事局、保七總隊於106年12月13日針對雲林縣麥寮鄉營造公司及台西鄉砂石行執行聯合查緝,當場查獲該等公司於99-100年間及105-106年間,承攬「雲林離島式基礎工業區(六輕工業區)工業用水專用設施麥寮尾水池清淤工程」時,累積清除泥砂數量達83萬3,466立方公尺,而這兩間公司未有合法堆置地點,竟竊佔國有土地面積達6.79公頃,堆置清除之淤泥超過14萬立方公尺,不僅未取得空污相關許可文件,也未採取任何防止揚塵逸散措施,如果遇上北風或東北風強勁季節,將導致懸浮微粒逸散,影響雲嘉空氣品質

針對違法公司,環保署除了依《空氣污染防制法》告發處分外,並要求限期補正改善,屆時若未補正或完成改善,將按日連續處罰。而涉及《刑法》第320條第2項竊佔罪部分,經警政署刑事局及保七總隊移送雲林地檢署複訊,相關人員坦承犯行,檢方訊後各以新台幣3萬元及10萬元交保候傳。

此外,環保署這次也利用高科技逮到空汙禍源!環保署出動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執行空拍任務,還採用先進之正射影像(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拼接技術及3D模型建置,建立高解析度圖像及現場3D模型,直接進行空間尺度測量。這次就是由UAV拍攝到隱藏於林地後方的國有土地遭大面積開挖,透過正射影像拼接及3D模型,迅速測量遭開挖面積達4.46公頃(約有6個足球場面積),並由不同視角進行觀測,才能迅速蒐集證據,懲治違法廠商。

驚見國有地遭大面積開挖。   圖:環保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