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委託沃草主辦的中正紀念堂轉型社會討論計劃-願景工作坊第一場次在今(3)日登場,現場開放直播,上午場請來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黃溫恭女兒黃春蘭分享過去家庭經驗和她對轉型正義的看法,也邀請熟悉北台灣戰後建築的淡江大學建築系講師謝明達,就中正紀念堂目前基地的使用狀況和歷史分享,民眾分桌、分齡以小組方式圍坐,現場互動熱烈。

黃春蘭的父親是牙醫師黃溫恭,與母親結婚六年後,父親在1952年被抓、後來被槍斃,原本只判15年,但蔣介石大筆一揮,變成「槍決,其餘如擬」,只因批評政府的言論,其後她無論求學和就業,都受到嚴格的審查,被迫放棄出國就學的機會、家裡戶口名簿後面滿滿一疊警察簽名檢查的檢查的簽名簿,每週都受嚴密監控,生活備受干擾。

黃春蘭說,她並不是都是計畫的專業,但每次只要去到「中正路」就讓她不開心,公然迫害她父親的人物,不能繼續存在在公共建設的名稱上。

謝明達,研究北台灣戰後建築,目前是淡江大學建築系的兼任講師,從都市計畫和土地規劃的觀點分享中正紀念堂,其中涵蓋了競圖的過程,和土地利用的演變,施工過程等,他也支持某種程度的轉型,但對於方法上是要選擇改變內部空間利用的放式或者透過營建大型的工程變更建物外觀,則需要更多討論。

謝明達認為,中正紀念堂雖有公園之名,但是營造的氛圍自始自終是陵墓。圍牆、剪裁整齊而不是自然發展的路樹,建築本體的配色,半夜打上燈光之後,讓住在中正紀念堂側面的住戶,覺得心裡毛毛的。從公園的使用上,附近住戶更得繞道國家圖書館前的正門,才能進入,十分不方便。不過議題涉及的層面相當廣,如果想對建築物本體大動土木,涉及經費規模太大,需要有更多共識。

現場民眾提問也就是不是要當作歷史的記憶保存提出發問,黃春蘭有些激動的說,若以經費當作不轉型的理由,是一種政府的怠惰。謝明達則以都市計畫的角度,包含要不要轉型都仍待討論,但是空間的利用若要改變,其實許多的方法都是可行。亦有民眾針對內部設施的老舊或不方便進行發言,認為廁所性別分布不均,上廁所得下樓跑到對面、中正紀年堂樓上的教室不但沒有任何一間有對外窗戶,而且座位狹小,從使用面必須檢視公共空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kS_IOrPyhg 

由文化部委託沃草主辦的中正紀念堂轉型社會討論計劃-願景工作坊第一場次在今(3)日登場,現場開放直播。   圖:文化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