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環保議題正熱,除了垃圾減量,農業方面正流行有機種植,致力避免使用化學肥料,專家學者們也正研究各種自然堆肥,期望讓民眾吃得安心也吃得健康。事實上,日常生活中製造出的垃圾含有大量的生廚餘及落葉,兩者都是相當優秀的自然堆肥。台中市政府環保局為加強宣導廚餘及落葉循環再利用,將於11月11日開辦新奇有趣的「蚯蚓堆肥工作坊」,邀請到潭子區清潔隊長林明輝及蚯蚓達人趙堃鎮帶領市民朋友認識神奇的蚯蚓堆肥,教大家如何透過印度藍蚯蚓的幫忙,大幅縮短堆肥的腐熟時間,除了能製造自然肥料,更能達到垃圾減量效果。
環保局自104年起便開始鼓勵社區、學校等單位參與「廚餘自主性堆肥」及「落葉堆肥」計畫;至106年9月底為止,已有高達216個單位參與,廚餘堆肥量達45噸。潭子區清潔隊則別出心裁地推出「蚯蚓堆肥」教學示範區,創意又新奇的堆肥法吸引了不少外縣市民眾爭相前往觀摩,儼然已成為台中市農業新特色。
林明輝表示,蚯蚓堆肥是透過蚯蚓的飲食習慣來分解有機物;蚯蚓喜歡以生廚餘、茶葉、咖啡渣、落葉等為食物,因此排出的糞便正好是肥沃的肥料。有別傳統堆肥需花費3至6個月時間完成,蚯蚓堆肥只需1周便能完成堆肥腐熟作業。環保局長白智榮表示,在潭子清潔隊與蚯蚓達人合作下,回收後的生廚餘、落葉、茶葉渣及咖啡渣,經攪碎混合後就可以做為蚯蚓食物,只需定期澆水保持濕度,約莫一週即後完成堆肥製作,且堆肥過程衍生的蚯蚓液肥稀釋後也可使用,簡單又無臭味,讓糞土搖身一變為充滿營養價值的黑金!
台中市環保局與印度學者共同研究印度藍蚯蚓處理廚餘、落葉等應用技術。 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環保局與潭子清潔隊回收的生廚餘、落葉、茶葉渣及咖啡渣,經攪碎混合後都能變成蚯蚓的食物。 圖:台中市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