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妳要cosplay成鐵道員~」「這裡要有火車行駛,才能讓歷史重新活起來…」擁有八十多年歷史的台北機廠,從今年七月開放參觀導覽,不只吸引鐵道迷和機械控參觀,也成了高中和大學生的教室;他們對未來國家鐵道博物館充滿了想像。

台北機廠成為大學生的課堂,從歷史現場最容易連結生活的世界。圖:陳香蘭/攝

臺北機廠文史守護聯盟成員林奎妙表示,來台北機廠參觀的民眾包括了大同、大同和中崙高中的學生,連康寧大學的老師都把學生帶到廠裡來上課,當然鐵道迷與文資控也來這裡取經,最特別的是:高中老師們準備了「北廠教案」, 希望已經對台灣歷史有一定程度了解的高中生能夠透過活歷史,透過北廠的建築物與鐵道,了解過去與現代的生活。

目前,還在研議規畫中的台北機廠,已從七月開放給民眾參觀,除了文化部文資局固定每星期三、六的定時開放參觀導覽外,臺北機廠文史守護聯盟也與文資局合作規劃了導覽員培訓課程,沒料到這些課程吸引了社區、文資社群、文化藝術社群外,還有鐵路局後代、導遊,最意外的是吸引了老師帶學生來上課,從九月開始的課程,已舉辦了11個梯次,吸引了250多名參加。

林奎妙說,其實高中生也很適合進入北廠參觀,因為他們對台灣歷史已經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走入完整的空間會發現歷史是具有延續性的,是活著的,這些活歷史時刻都影響我們的日常,而不是過去的事件或背誦的年代;北廠更適合技職教育的老師帶學生來見證這「師傅帶徒弟」職場倫理,北廠保留了完整的修護空間,不只見證了台灣鐵路史,在許多小細節中,看到技師的勞動文化,許多修火車的師傅們,在這個公共空間裡,展現了勞動藝術,例如:在員工浴場裡的「水龍頭」,就是當年師傅們利用現成材料翻模打造,在列車廂仰賴進口年代,許多零件貴得嚇人,這也讓師傅自立自強,自行研發打模翻造,減少向國外採購,要付出更昂貴的零件價格。

 

在北廠有五列火車,看起雖然老舊,但都在等待「器官捐贈」,只要列車需要更換零件,師傅們就會來這兒提取需要的備件;這些列車中,最吸晴的「英國阿婆」,曾經停駛,2014年為了疏散到基隆觀看「黃色小鴨」人潮而復駛。鐵道迷對「英國阿婆」情有獨鍾,根據他們的說法,「英國阿婆」除了是台灣第一列自強號外,整個車體在行駛中,坐起來最舒適,比普攸瑪等傾斜式列車搖擺晃動感少許多。

日式台北機廠建築,其中充滿技術與美感,透過歷史現場的導覽,年輕人開始理解不熟悉的世代文化。   圖:陳香蘭/攝

開放歷史現場,讓人開始了解自己的渺小。   圖:陳香蘭/ 攝

「英國阿婆」,是台灣第一列自強號列車,原本的顏色(左1)因為不易辨識,曾發生事故,由工人塗成花色老虎臉孔(左2)。老列車雖已停駛,仍等待器官捐贈。   圖:文化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