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喝日本酒嗎?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訪日本時,日本首相安倍在跟他吃完銀座數寄屋橋次郎的壽司後,送了家鄉山口縣的名酒「獺祭」,獺祭從此在世界爆紅,獺祭所以名為「獺祭」的原因,除了酒藏所在的地名外,主要是因為確立俳句、短歌在日本現代文學地位的正岡子規的號是獺祭書屋(だっさいしょおく)主人;子規是命名的天才,像夏目漱石的「漱石」就原本是子規的筆名,讓給夏目的,而子規更妙的是不但吟詠了棒球的俳句而進入日本的棒球殿堂,也因為有不少日台在用的棒球名詞都是子規翻譯出來的,甚至棒球的「野球」也是子規最初想出來的。

棒球在日台被稱「野球」 出自子規之手

許多日本人在國高中時,國文老師都會教導他們,「野球」就是正岡子規翻譯的,不過這是俗說,如果在猜謎遊戲的話,正解則是中馬庚,若答子規,大概會被判是錯的。

這是怎麼回事?原來子規是超愛棒球的,他在1889年(明治22年)喀血之前,都一直在打棒球,而且是當捕手;子規的號、筆名非常多,而他在很早的時期就用「升(のぼる,noboru)」,也就跟「野球(のぼーる,野ball)」,因此把棒球叫「野球」,俗說就是子規想出來的。

他在1890年時就用「野球」的「升」來當自己的雅號之後4年,當時在一高(第一高等學校)棒球隊隊員中馬庚將baseball直接翻譯成「野球」,算是為棒球定名了;子規跟中馬有交情,中馬會這樣翻譯,或許也是子規的影響。

子規自己翻譯的棒球的用語不少,2002年也是因為這項功績,以及吟詠棒球徘句等,有宣揚棒球的功勞而進入日本的野球殿堂(亦即東京巨蛋內的野球殿堂博物館);他翻譯的棒球用語主要有「打者」「走者(跑者)」「四球」「直球」「飛球」「死球」「短遮(中馬庚則翻成「遊撃手」)」或是把「捕手」翻譯成「攫者」等等;也就是他對棒球的熱誠與宣傳功效,獲得肯定,雖非棒球選手,卻能進棒球殿堂。

也就是明治時代還不流行用外來語時,他用漢字來表現;棒球是明治時代從美國傳來的運動「Ball in the field」讓當時讀一高的中馬跟子規熱衷不已;兩人都從一高而進了東京帝大,兩人都是學校棒球隊的名選手,只是子規不是高手,中馬也進了棒球殿堂。

正岡子規1886年(明治19年)起1890年(明治23年)左右,也就是19歲時開始,常在上野玩棒球,也因此上野公園裡有正岡子規記念球場,裡面還有子規的俳句碑,刻有他著名的棒球俳句「春風や  鞠(まり)を投げたき草の原」,也就是「春風!我好想在這草原投球!」

子規其他吟詠棒球俳句也很多;在子規之前,日本的俳句都只吟詠風花雪月,陳腐頹廢,子規連棒球或是他最愛吃的柿子都能拿來當題材,給俳句吹進新氣息,賦予新生命,也寫出了他的代表作的「柿くへば鐘が鳴るなり法隆寺」;這是他遊法隆寺時,休憩時吃柿子,寺裡的鐘聲響起,從音色都能感受到秋意,讓不如紅葉般美麗的日常的柿子登場,這是子規對俳句最大的貢獻,也讓現在日本還有百萬人都喜愛俳句、有吟詠俳句的習慣;也因為子規是10月26日到法隆寺的,日本還將這一天訂為「柿子之日(柿子節)」。

子規的棒球與俳句之緣 賦予新生命

子規是1867年生於松山(愛媛)的,他的母校的松山東高(舊松山中學),在2015年是82年來再次能出場參加甲子園棒球賽,子規在天國大概也樂不可支吧!松山這在四國的城鎮會引進棒球,也跟子規教導母校晚輩打棒球以及熱心對同鄉志士宣傳有關。

子規體格相當弱小,而且從小多病,是膽小的愛哭鬼,少年時代對運動沒太大關心,但是到東京之後,卻對棒球非常熱心,或許這是在東京感受到西洋文明開化的力量,才會重視運動吧!另一方面也展現棒球的特質,是什麼樣體型、體力的人都能打、都能享受其中樂趣的一種運動,遊戲性也很高,子規還將比賽勝負紀錄等的得分卡翻譯製作了「番附」表,留下有「明治廿三年三月 常磐野球番附私見」,明治23年(1890年),是日本最為象徴象徵性的年度,因日本這一年施行憲法,舉行首屆的衆議員選挙,召開帝国議會,是日本朝近代日本民主化的第一步,也是從明治維新經過了23年,日本走入「国民国家」時代的里程碑的年度.

1884年年,子規以松山藩常盤會公費生而到東京求學,進了東京帝大預校的一高,在那裡結識了夏目金之助(漱石);1887年左右起開始作俳句、短歌,1888年是他首次喀血;1895年,子規還曾當從軍記者而去採訪甲午戰爭,去了大連等,在軍中又喀血,就返鄉回松山,當時漱石就在松山中學當英語老師,他在漱石寄宿的宿舍一起住了二個月後,才又出來東京,進入很長的臥病生活;子規所以為「子規」也就因為自稱是啼血的杜鵑,他辦的文學誌也是稱為「杜鵑」。

從20歲起就跟疾病交戰的子規,34歲就過世了,但留下豐富的作品;他最後幾年得了脊椎骨疽,在病榻前動彈不得,還寫了「墨汁一滴」(1901),「病牀六尺」(1902),「仰臥漫録」(1901~02)等。

或許也是棒球的運動精神使然,子規展現了不屈的意志力,還是寫了相當快活而有創造性的韻文、散文等,他對現代俳句、現代短歌有無法計量的影響;他最後寫了「今年ばかりの春行かんとす」(1901)是意識到今年的春天或許是自己最後的春天,而絶筆之作是「糸瓜咲て 痰の詰りし 仏かな」(1902),被稱為辭世三句。

子規忌日為何稱為「絲瓜忌」?

因為絲瓜水被認為有去痰效果,子規家的院子種了許多絲瓜,陰曆8月15日被認為是取水(絲瓜露)之日,他這句的意思是「形同仏(死人)的自己,即使絲瓜結實,有再多的絲瓜露,也已經無效了吧!」是覺悟自己死期將近,很能客觀地審視接近死亡的自己,也都展現了記者觀察入微的本色,子規的忌日稱為「絲瓜忌」。

他就在1902年9月19日因為肺結核而逝世; 2017年的10月14日是子規誕生150週年紀年日,在松山等地有許多紀念活動;NHK從2009年起把司馬遼太郎費了10年寫作的代表作的「「坂上之雲」拍成連續劇;這部小說是描寫同樣松山出身的秋山好古・真之兄弟以及正岡子規等的青春時代,子規的確是從中學時代就對自由民權運動很關心,在松山時就常去參加集會,除了當俳人、歌人外,記者或許也是他的天職,也有領導能力,也曾作過政治演講;司馬的這部小說共賣了1800萬冊,在電視劇裡是香川照之扮演子規。

在東京上野附近的根岸的子規庵,是子規最後的6年生活的家,就在台東区書道博物館(中村不折記念館)對面,保存有他生前的模樣,院子裡除了絲瓜外,還有他喜歡雞冠花;現在這裡已經是著名的觀光名所,附近竹隆庵岡埜(鶯谷車站旁)等老舖林立,有許多子規愛吃的和菓子。

夏目漱石也常造訪此處,在這裡認識了森鷗外;而且這裡等於是當時日本最重要的文學沙龍,漱石寫了「我是貓」也是在這裡讀給子規跟他的弟子們聽,接受大家的意見,才有了不朽名著的問世吧!子規雖然抱有肺結核這樣的傳染病,但他家總是賓客滿堂,可見人的魅力超越一切;而他臥病時也依然吟詠了跟棒球相關的俳句,或許喀血不能打棒球是他生病最大的遺憾吧!

在上野公園內的正岡子規棒球場。   圖 : 劉黎兒/攝影

位於東京台東區根案的子規庵已成觀光名所。   圖 : 劉黎兒/攝影

子規奄裡種了許多炎絲瓜,據說絲瓜有去痰作用。   圖 : 劉黎兒/攝影

這家以根岸名水釀造的豆腐,是子規最愛。   圖 : 劉黎兒/攝影

這家根岸和果子老舖,有子規最愛的各種甜點。   圖 : 劉黎兒/攝影

子規是明治時代誕生的日本為大的文人,把棒球以及日常生活如附近廟會等日常都能當主題吟詠,讓俳句有新生命。   圖 : 劉黎兒/攝影

這就是子規臥病的六尺世界,在這裡還是寫出許多快活的文章以及俳句。   圖 : 劉黎兒/攝影

子規庵裡種有許多子規喜愛的雞冠花。   圖 : 劉黎兒/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