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媽」陳菊的動向愈來愈令人如墜五里霧中,看不清,摸不透。 

隨著2018逼近,高雄市長陳菊完成市長任期最後一哩路後,也邁向70歲了,未來究竟何去何從?仕途是否中止或再攀人生高峰?都令人費思量,尤在賴清德接任閣揆後,陳菊的下一步對牽動民進黨內政治生態,備受各方關注。 

不過政治是講求實力的,當美麗島世代逐漸退出第一線,陳菊依舊屹立不搖,主要歸功於十多年來不遺餘力提攜後進,菊系在高雄政壇逐漸成形,未來陳菊只要做好接班布局,影響力可長可久,無論是在政壇或民進黨內都有一席之地,就算不求個人問達,還是有左右政治的影響力,更重要是,格局更為宏大。 

在高雄改制前後三屆市長任內,陳菊主政有如倒吃甘蔗,就算發生震驚中外的高雄氣爆事件,不但沒有令「花媽」滿臉豆花,反而讓她站上了另一個制高點,標榜一切以救災重建為目標,避談跟選舉有關的議題,甩開任何想要藉機興風作浪,試圖拖她下水的攻擊,百萬張選票相挺更証明了「花媽」魅力無法擋。 

練就這一身功夫,絕非偶然,與她早期毅然投入反對運動,無視走在政治鋼索的危險,入獄出獄,一副士可殺不可辱的傲骨有關。這段蓽路藍縷的從政成長經歷,讓陳菊無畏大風大浪,高雄市果菜市塲、旗山大溝頂違建拆遷及大林蒲遷村等等棘手的問題,既定原則只能在溝通時程讓步,底線從不失守。 

這種守住原則的作法,不代表就得硬著幹,更多時候,陳菊柔中有剛,低調不露鋒芒,無論是選舉走路工興訟,與民意機關的爭議糾紛,甚或和中國大陸交手,她口不出惡言,憨厚的鄉土味中還帶有一絲喜感,這種特質所展現的親和力、沉穩言談、淡定包容及鄰家大媽溫暖的敦厚感,更能擒獲民眾的心。 

十多年市長下來,有時風雨有時晴,「花媽」始終在風雨中前進,她形容自己「是用生命在做高雄市長」,只是人生已到一定層次,她認為,應該由更年輕世代陪總統蔡英文改革,她說,她願做支持的力量,「這就是我的角色」。 

只是在國內政治紛紛擾擾,民進黨內派系傾輒之際,陳菊就算信守與高雄市民之約,做滿任期,但目前的內閣要捱到2020年總統選舉,還一段漫長的路,陳菊既要做「支持的力量」,當國家政府需要時,就不能不投身救火行列,陳菊為自己界定的角色,意味著未來還是有許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