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麥煩惱啦,錢嘛嘸問題啦,毋通因為嘸錢就嘸敢去看醫生啦,醫藥費我會處理,關懷中心乎你靠啦,阮乎你靠啦。」陳月貞蹲在獨居阿嬤的腳邊,雙手一直緊握著阿嬤瘦嶙的手安慰著說,你心肝要放乎清,身體呷會勇,「我也曾手術住院過,遇到問題就是處理而已,那是菩薩給我們的考驗,一關一關過,人就愈來愈好」!

陳月貞離開阿嬤的住家後,一再叮嚀隨行的關懷中心志工說,阿嬤的醫藥費免煩惱,有什麼問題馬上讓她知道,她會馬上處理。

在台南市政府社會局照顧服務管理中心,擔任社區輔導員十三年的陳月貞說,有些被服務照顧過的老人,在康復有行動能力後,多數會回關懷中心詢問,看自己能做些什麼、能為其他老人服務什麼,這就是一種在地人的情感回饋。有些社區關懷中心會做饅頭、豆腐乳賣給社區住民,所得款完全再回流於社區關懷中心,可以照顧更多人做更多事。

陳月貞表示,自己手上要有很多支援,因為個案要拿到政府的錢,常常要層層關卡的審核,但有些時候是救急不救窮。曾有個案例就是醫院要康復病人出院,但病人就是沒錢支付,無法再等社工通知政府來處理補助,自己只能聯絡醫院的公關找民間資源贊助,趕在中午前讓病人出院。

陳月貞回憶一個案例:「志工回報有位46歲的男性需要協助,但村莊內的居民卻沒人看過他,因為他從小不良於行,終日都在地上爬,母親從沒讓他出過門。我訪視後,才知道他沒有身障手冊,無法得到任何補助。經過半年的協助,再加上企業人士的贊助,他終於有一台電動輪椅。第一次坐上輪椅,他開心的在庄內到處『走動』,村民才真正看到這個隱形46年的人。」陳月貞說,這就是志工的重要,我們人力有限,有些邊緣人如果沒有志工的通報,一輩子也不會被發現他們的存在。

家訪會遇到髒亂的場景,但我們不能露出嫌惡的表情,甚至不能戴口罩,這都會讓個案心理受傷。」陳月貞說,自己不是社工背景出身,雖然內心很熱血,但在面對個案時要很冷靜。只要跟長者說話,一定會蹲下,讓對方感受到是來協助你的、是你的靠山。這些都是經驗累積的眉角。

另一個讓陳月貞驚嚇的案例:「曾訪視一位個案,但在個資的保護下,無法提前知道個案是開放性肺結核病患。在不知情又沒有戴口罩和保持一定的距離,與個案相處了一、二小時。」最慘的是,那是暑假期間,為了讓兒子了解自己的工作內容,也讓他有服務弱勢的觀念,還帶著他進去個案家裡。經過一星期後,衛生單位才通知肺結核的情況…..。幸好,最後沒事。

陳月貞心存感恩的說,只能求上天多眷顧我們第一線的工作人員,把危險降到最低。立法單位是不是可以考慮這個狀況,修法適度的開放特殊個資。

當輔導員之後,手機24小時沒有關機過,陳月貞說,要讓有需要的人可以隨時找到她,「關懷中心乎你靠啦」!

關懷中心志工帶著長輩們一起活動筋骨。   張大魯/攝影

擔任社區輔導員十三年的陳月貞說,有些被服務照顧過的老人,在康復有行動能力後,多數會回關懷中心詢問,看自己能做些什麼。   張大魯/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