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來義鄉是排灣族手文耆老最多的鄉鎮,而珍貴的刺文傳統正逐漸式微,屏東縣政府今(8)日表示,即日起到9月10日止,將展出「榮耀祖紋:來義鄉排灣手文展」,期望透過展覽,讓民眾了解排灣族的手文文化。

這場「榮耀祖紋:來義鄉排灣手文展」,是由屏東縣政府與國立台灣博物館、來義鄉公所共同展出,展示內容包含手文耆老珍貴影像、口述採訪影片、刺文工具、手文圖案說明與木雕刺文人像等,期望透過本次展覽讓民眾了解排灣族的手文文化。

文化處吳錦發處長表示,來義鄉排灣族民都希望能透過這次中央、地方跨單位的合作展覽,保存、傳承排灣手文傳統及其在地精神。因此縣府全力爭取文化部的補助,目前正執行屏東縣全縣的手文調查專案,俾利後續登錄指定文化資產事宜。

從日本時代到國民政府時期,排灣刺文傳統遭到當局禁止而逐漸沒落,只有在來義鄉,傳統部落宗長家族利用1945年戰後政權交接的權力空窗期,趁此鼓勵族人回復傳統刺文,才讓來義鄉成為全國排灣族手文耆老最多的鄉鎮。

在接受刺文前,必須先經過家族長輩的討論,絕對要尊重該家族宗長的拜訪與授權,以及一定要進行祈福儀式,以求過程順利成功。刺文地點會選擇光線強且通風涼爽的石板屋外高臺,季節則選擇不易流汗的冬天。

排灣族將文手和文身都稱作:'iveci'e(發音:依福吉),男子刺文在上半身的胸、背與手臂部位,女子則刺在雙手背上。刺文講究「文如其分」,不同的身分階級就有不同的圖案,是一種身份權利的象徵,反映著排灣社會階級分明的階序理念。

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駐館員陳文山表示,手文不僅僅只是美麗的圖案,更是與老人家的生命故事息息相關。他從2013年起與志工進行部落手文田野調查訪談與攝影紀錄,每每拜訪完老人家們心中都有無限之感。

他舉例說,有一位vuvu(耆老)憶起當時部落男士們會積極的去採收藥草,並對文手後感到不適的女士表達關切之意, vuvu還提到曾有女子誤觸懷孕的禁忌,影響到手文圖案呈現等經驗;因為排灣族沒有文字,「手紋」成為了一種紀錄,是一種原住民的文化傳承。

屏東縣政府8日舉辦排灣族手文展,88歲的手文耆老李碧玉(左)與87歲的賴金蘭(右)也一同出席手文展記者會   屏東縣政府提供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8日舉辦來義鄉排灣手文展,84歲的手文耆老李直英也共襄盛舉。   屏東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