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凱道抗議的原住民昨 (2) 遭驅離是否是總統府下令一事,總統府發言人林鶴明今 (3) 表示,總統府尊重警方針對現場的情形及安全考量所進行的處置

行政院原民會214發布「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雖然可能劃設的傳統領域高達80萬公頃,但也將「私有地」排除在外。對此,歌手巴奈、那布及導演馬躍等人從今年223日以來,開始夜宿凱道抗議。豈料,居然在第100天,也就是62日突然遭警方以優勢警力驅逐。

對此,總統府發言人林鶴明回應,政府非常瞭解並重視傳統領域這議題;過去這段時間,政府官員也都前往現場瞭解相關狀況及大家的想法。

林鶴明表示,蔡總統上任以來跨出最重要的一步,傳統領域劃設辦法已讓原住民族開始對他們的部落土地保障,行使權力。目前有130多個部落也提出傳統領域劃設申請,相信在行政院原民會協助下,原住民族土地保障將會逐步落實。

林鶴明表示,關於傳統領域議題,各種意見都有,應該持續透過總統所召集的原轉會,作為最重要的對話機制。同時,320日的原轉會討論傳統領域劃設辦法時,有提出6點結論。這也是所有原住民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們的高度共識。未來行政單位也應該根據這6點共識,在實際劃設時傾聽部落的意見,必要時要做滾動式的修改或調整。總統代表國家向原住民族道歉時所宣示的誠意與決心從來沒有改變。

媒體提問,62日的驅離是總統府下令或總統府事前也知悉此事?林鶴明沒有正面答覆。他說,「我們重視不同意見的表達,警方針對現場的情形及安全考量所進行的處置,我們表示尊重」。

至於總統蔡英文320針對原住民傳統領域提出六點意見,分別是

第一,原住民族對傳統領域的理解,是事實的陳述,也是自然主權的概念。這是完整的空間範圍,而不是所有權的概念。

從歷史正義的角度來說,傳統領域是先存在的事實,國家法律上公有、私有土地的區分,則是後面才發生的事,兩者有所區別。政府有責任帶領主流社會尊重、理解這個歷史事實。

第二,透過原基法第21條的規定,傳統領域被賦予「諮商同意權」的法律意義。在這個情況下,要考慮法律的授權是不是夠明確,也必須考慮現實上的社會衝擊。總統也特別表達,推動轉型正義,是為了促進族群間的和解,而不是要製造對立。相信在座委員都同意這點。

第三,目前,「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已經進入立法院的審議程序,原轉會尊重立法院的自主性,但會把原轉會所有委員的發言紀錄完整轉送立法院,提供立法委員參考。

第四,原轉會未來的任務,會針對「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的立法方向,持續進行討論,經過充分的溝通和理解,用法律的位階,完整確認原住民族土地的處理方式。

第五,如同瓦歷斯貝林副召集人的建議,這次的議題,突顯了釐清傳統領域歷史真相的必要性。原轉會底下的土地小組,有必要持續蒐集、整理史料,讓傳統領域在歷史上的概念、定義、範圍,可以隨著更多真相的揭露,持續對話下去。

第六,法制層面的推動有階段性,政府會一步一步來。相信藉著原轉會的努力,原住民族土地的歷史,一定會漸漸被社會大眾認識。土地議題的處理,也一定會找到更完善的模式。

此外,根據320日總統府新聞稿,對於原民會發布的「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原轉會中有4位委員表態希望劃設辦法暫緩;9位委員支持分階段劃設,辦法先上路,再持續討論私有土地劃設方式;另有4位委員未明確表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