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松筠神父,是很不一樣的神父。他是光啟社董事長,也是台灣人最熟悉的阿兜仔,個性活潑愛唱歌;民國56年來到臺灣已半世紀,他自己也像紀錄片,見證台灣的蛻變,讓台灣人也看到一部丁松筠神父的台灣傳奇。

心心期盼獲得中華民國身分證前夕 安息主懷

民國106年5月31日,當光啟社全體同仁歡欣籌備丁松筠神父授證中華民國身分證的前一天,丁神父因心臟病離開了他最愛的台灣。他一直滿心期待成為「正港台灣人」,雖然提前一天安息,6月1日的授證中華民國身分證的儀式照常舉行,一圓神父的心願。

丁松筠神父的台灣傳奇.大家心中的Uncle Jerry(傑瑞叔叔

丁松筠神父(George Martinson),1942年出生在美國聖地牙哥,10歲時父親過世,由母親獨立扶養家中三兄弟成人,自小兄弟們也在課餘時打工分擔家業,3人相依為命,家庭關係也更緊密。之後,兄弟決定就讀神學院,先後被耶穌會派到台灣服務,開始在台灣的故事。

丁松筠神父重視兒童及青少年教育,以「傑瑞叔叔」之名,主持英語教學節目,使兒童說美語蔚為風尚。

喜歡製作節目及拍攝紀錄片的他,曾攝製有關泰北難民報導的「殺戮戰場的邊緣」,榮獲民國75年金馬獎最佳記錄片及76年亞太影展最佳短片。報導大陸教會概況之紀錄片《勁草》,獲得民國79年金帶獎。民國82年攝製之「越界重逢」,引領踏上精彩的宗教交談之旅,報導亞洲三個先知性的團體,突破傳統和現實的重重困境在不同宗教之間邁開了交談的腳步。以及耗時三年心血,自編自導自演,足跡遍佈歐洲、亞洲之戲劇性紀錄片《追憶沙勿略》,藉由朝聖青年的體驗,追憶一位16世紀傳教士的故事。該片於民國85年榮獲國際多媒體協會第18屆AMI大展-銅牌獎。

近年來並製作史詩紀錄片:《徐光啟》、《湯若望》、《郎世寧》,在全世界播映,並在教宗方濟各宗座前播出。目前正親力親為籌備《利瑪竇紀錄片》,雖然丁神父來不及看到成果,光啟社會全體致力完成此心願。

丁松筠神父現任光啟社董事長,經常全國巡迴演講,多半為關懷青少年及弱勢團體而講,也一同分享生活經驗的甘苦。平日時常參與公益活動及座談會,例如:「心靈環保」、「國際家庭年-愛家親子活動」、「關心愛滋病患人權」等。

丁松筠神父帶領光啟社 培養無數傳播人才

丁松筠神父領導著光啟社,製作節目與關懷對象包括原住民、新住民、外籍移工、身心障礙人士、邊緣者、受災者……,數十年來不斷將富有社會教育意義,和正面性的訊息傳播到臺灣每個角落,為國內外傳播界,培植了無數優秀的節目製作人才,包括製作人、攝影師、記者、編劇、導演,與至今仍家喻戶曉的知名演員。

丁神父在文教傳播領域的貢獻,早已深深鏤刻在每位台灣人的老回憶、新感情中。 他是一位神父,來台灣五十年年,有人說他是台灣人最熟悉的外國人,他則認為自己比台灣人還要像台灣人了。

丁松筠神父,就是一部台灣的電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