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30)日是端午節,全台各地也舉辦「划龍舟比賽」,兩艘邵族的獨木舟卻靜靜躺在凱道,邵族族人鄭空空形容是「划不動的船」。原來,2000年時政府限定邵族僅能在「原保地」砍樹;但由於政府僅把邵族的屋簷滴水線範圍內畫為原保地,過去也未公告「傳統領域」,導致邵族無法伐木造舟,進口國外木材卻又因材質過重無法划行而擱淺於潭岸,於是將兩艘船打撈上岸後送往凱道聲援族人。

邵族族人鄭空空26日臉書發文表示,過去邵族從後山伐木,再運下山製作。921地震後,邵族為復育傳統獨木舟造具,她隨邵族朋友們到後山勘查,找尋適合樹木。邵族朋友將適合樹種做好標記,向林務局申請伐木;當時林務局卻回文,要邵族從「原保地」上尋找適合樹木,並特別聲明會加強巡邏,以防邵族伐木。

鄭空空說,邵族自市地重劃之後,土地皆已被政府巧取毫奪殆盡,因邵族陳情不斷,政府才編原保地給邵族,但這些原保地僅限於個別家戶「屋簷滴水線」範圍之內,也就是說,僅有「家屋面積」才屬原保地;讓她痛批,「屋裡能長出大樹嗎?要在屋內取樹,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鄭空空表示,因此邵族不得不從國外進口木材製作獨木舟,然而卻因材質過重划不動,最後只能沉於日月潭邊。為了聲援凱道族人,邵族青年將二艘獨木舟打撈上岸,送往凱道以其自身訴說土地被剝奪的血淚史。

鄭空空在接受《新頭殼》訪問時進一步說明土地流失歷史,她表示,邵族一開始被認定是鄒族的「平地原住民分支」,沒有原住民保留地,國民政府來台後,要進行「土地登記」;但族人語言不通,公告也沒有放在族人看得到的地方,因此邵族被全面認定侵占國有地,原有的土地就變成「林務局」與「台電」的地。

此外,鄭空空指出,1981年,南投縣政府開始進行市地重劃的確定範圍作業。政府對邵族原住民聚落全面實質的認定爲「占有公地」,「依法」邵族必須承租承購,否則將予以驅離。1984年,國有財產局開始向邵人追討「現居地範圍」15年租金,由於無能力繳付龐大租金,部分族人不敢指認原有的「現居地範圍」,部分族人則將地權轉讓。

鄭空空指出,也有外來者趁隙而入,聲稱可替族人代墊租金,卻在過程中,土地莫名轉到代墊者名下。待族人覺察到受騙,土地流失大半向國有財產局、台灣省委員會等單位四處陳情,但已勢不可挽。且族人不知情,被迫追繳租金,僅能獲得承租權,接下來還要花更大一筆錢承購,才能分配到重劃後的土地。

鄭空空指出,1986年南投縣政府公告「市地重劃計畫書」,邵族無力承購者,喪失土地分配權,領得的僅是一點「拆屋補償費」。1987年市地重劃開工,族人的家屋、祭場遭拆除,大量土地被劃除。1988年,邵族人積極參與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同年行政院公告增編原住民保留地。1989年,邵族人無力承購者,依「市地重劃」法令必須强制驅離,基於「人道考慮」,政府在七折八扣之後,將族人所剩建築物「滴水綫範圍」土地,由政府編列預算承購,劃編爲「原住民保留地」。

至於傳統領域部分,鄭空空表示,過去原民會有做調查但一直沒有公告;但她強調,邵族認知的傳統領域範圍,應該從水社大山、日月潭到埔里、集集、竹山、水里以及整個魚池鄉,甚至遠到彰化,但過去散居在日月潭周邊的邵族遭到日本人「集體移居」到伊達邵,雖然很多土地沒辦法追查,但傳統領域劃設時應包含在內。

鄭空空無奈說,邵族土地被剝奪的情形,是台灣原住民族最為慘烈的案例,為了擁有完整屬於邵族的土地,得以復育傳承文化,2006到2007年間,邵族曾提出「邵族文化復育及傳承發展實施計畫」,也獲當時經建會核定通過,不料八八水災後,原民會以「移緩濟急」為由,抽掉經費支助其他部落,至今無進度,監察院也於2013年初對此糾正原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