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反攻大陸與展現軍事實力,在兩蔣統治時期,台灣密謀發展核武,不過,這項計畫隨著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上校張憲義在蔣經國執政末期舉家潛逃美國後,即胎死腹中。張憲義在新書中接受陳儀深訪問時表示,當年出走至美國的時機與方式都是美方決定的,美方甚至以中華民國的核武發展「踩到紅線」為由來說服他,而所謂的「紅線」,張憲義稱,就是「能在3至6個月製成核彈,且能投到指定目標」,顯見台灣的核武發展在當年已接近成型。

張憲義在新書《核彈!間諜?CIA》接受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陳儀深訪問,陳儀深表示,當年蔣介石生前發展核武時,由於美中關係緊張,因此獲得美國的暗助與默許,但到了蔣經國主政時,美國與中共關係越來越好,因此才改變政策,並公開做了「不製造」核彈的宣示,但是,暗地裡還是持續進行核武研發工作。

不過,1988年1月,張憲義辭退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一職,舉家潛逃到美國,隨後,蔣經國逝世後,美方因擔憂時任參謀總長郝柏村掌控核武,便派員前往中科院核研所突擊檢查,並要求核研所拆除與發展核武有關的所有設施,最後還灌漿封閉實驗室,讓台灣的核武發展胎死腹中。

陳儀深認為,張憲義被美國鎖定,最後被說動而出走,主因單純是為了個人的前途,另一方面,由於美方認為中華民國已經踩到核武研發的「紅線」,因此最後只好接受美國中情局(CIA)的要求,包括出走的時機,以及出走的方式,通通都是美國方面決定的。

不過,為何蔣經國宣示「不製造」核彈,美方還是會認為中華民國政府踩到「紅線」?張憲義接受視訊訪問時指出,在1984年時任國防部計畫次長葉昌桐的策劃下,核武計畫發展出另一條單線指揮領導,並將參謀總長郝柏村納入決策核心中,美方得知後,便開始高度關注台灣的核武研發計畫。

至於所謂的「紅線」為何?張憲義解釋,就是「3至6個月可以製成核彈,且能投到指定的敵方目標」,顯見台灣當時的核武發展技術,距離「核彈」只差最後一步,甚至還傳出當年研發的IDF(經國號)戰機,就具有投遞核彈至中國的能力。張憲義認為,當時就是踩到這條紅線,

張憲義強調,只要台灣重視原子能研發和人才儲備,就算沒有核電廠,哪天想要發展核武,只要維持不踩美方的紅線原則,有物料、人才、設備,很快就可以迎頭趕上,「台灣要有核武,但是要具有威脅性,而不是一個實體的核彈」,這也就是蔣經國當年「有能力發展,但不製造」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