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所屬國立台灣博物館與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合辦的「頭頭飾道」聯合特展,12日起至明年1月16日在原住民族委員會展出,集結16所原住民族地方文化舘重製11族、22款傳統頭帽飾。在12日的記者會,中特別安排台東縣海端鄉文物館帽藝師劉金蕉(Livika)現場展演在布農族傳統社會裡,年高德劭的婦人如何纏繞象徵其社會地位的織布頭巾(dukin),另外,來自宜蘭縣大同鄉耆老簡連一也在現場示範製作泰雅族傳統籐帽。

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表示,該會自95年起執行活化輔導計畫,歷經「十年斧工,深鑿文化」,希望這項成果特展能引領原鄉關懷、研究、保存傳統帽飾的風氣,培育詮釋在地歷史觀點的反思能力,共同營造地方文化,也能使國人認識與看見各館特色。

台博館館長洪世佑也讚揚帽飾是台灣原住民傳統裡極具特色的物質文化,相當程度反映出台灣原住民多元的文化風貌,每一件都承載著屬於自已原鄉土地的故事,希望藉此輔導習藝過程能協助族人將這份榮耀的技藝代代相傳。

這項特展由原民發展中心與台博館聯合主辦,從98年起合作推出的「大館帶小館:原住民文物返鄉特展」轉型為今(105)年「文物再生重製、聯合策展」,有感於許多部落耆老、族人對於部落頭飾的意義及細部名稱並不了解,隨著時間變遷,耆老也逐漸淡忘如何取得材料與製作,傳統文化技藝面臨失傳。因此,藉由鼓勵各參與的地方館舉辦傳統帽飾研習活動,讓族人認識文化底蘊再進行實作教學,完成每一件蘊含祖先文化意涵的重製物件,最後再集結製作成果共同發表,其重大的意義是經由這項習藝過程找回傳統製帽技術工法,進而可保存與推展原住民族文化產業。

展覽中可見泰雅族男子籐帽從基底製作、螺旋編技法製作、獸骨合體編法的重要技藝基礎。而阿美族大羽冠(tingpih)由左至右的白色羽毛,每1根代表1年,8根代表8年,即年齡階級有8階;製作大花帽時需由家人協助將各項飾品一根一根或一片一片的插在頭髮上始得完成,不僅是對過去的歷史記憶,更是現今族人對於族群的自我認同及傳承的象徵。

布農族女子織巾頭飾(dukin)則主要由黑色方形長布製成,最大的特色是兩側尾端的刺繡,透過彩線穿織出美麗的織紋,每一道圖飾背後深具意涵,纏繞方式也頗具特色,過程中學員從針路解析開始到實際走針練習,最後學習穿戴方式,也透過田野調查,訪談鄉內耆老,紀錄下更多關於頭巾的文化知識。

太魯閣族男子頭飾則以山豬牙飾表達勇士的勇氣無比,族人使用織布機整經、挑織菱形紋、織布、縫製,再以串珠與薏苡做成流蘇、塞棉,編毛線縫上仿山豬牙及串珠飾品,凝聚族人同心開發傳統又創意之頭飾。

阿美族大羽冠(上)及大花帽。   圖:台博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