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動物傳出好消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表示,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深受喜愛的大熊貓不再是瀕危物種(Endangered),改列易危物種(Vulnerable)。不過,IUCN也提出警告,由於氣候變化將使熊貓為主食的竹子逐年減少,大熊貓數量上升可能只是短期現象。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4日公布最新的「紅色名單」顯示,中國政府對於視為國寶的熊貓保育有成,近10年來數量增加了17%,估計目前約有2000隻熊貓,其中有1864隻是野生熊貓。

儘管如此,IUCN警告,由於氣候變遷預期將在未來80年內使1/3以上的竹子消失,大熊貓數量上升可能是短期現象,保育成效可能會功虧一簣,因此,繼續開展有效保育措施、並處理新出現的威脅是最重要的。

與此同時,世界上最大的靈長類動物「東部大猩猩」(Eastern gorilla)卻從瀕危物種改列為極危物種(critically endangered)。

由於非法盜獵猖獗,東部大猩猩目前全球只剩5000隻,比20年前減少了70%。另外,西部大猩猩、婆羅洲猩猩、以及蘇門達臘猩猩也被列為極危物種,黑猩猩及倭黑猩猩則被列為瀕危物種。這意味著世界上6種大猩猩中,4種被列入「瀕危」。

IUCN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最重要的世界性保護聯盟,其所發布的「紅色名單」是根據嚴格準則去評估數以千計動植物的絕種風險所編製而成的。目前列入「紅色名單」共有82954個物種。

由於非法盜獵猖獗,東部大猩猩從瀕危物種改列為極危物種。   圖:翻攝IUCN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