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林全18日親上第一線,報告民國106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這也是林全上任以來首度出席院會會後記者會。林全表示,由於上任不到3個月,大型計畫欠缺時間規劃,他擔心貿然提出會導致成效不彰,因此還是以穩健財政為原則,不考慮採取擴充財政的政策。
林全指出,他們希望能採取穩健財政的政策,讓歲出歲入的內容能精實,因此明年度總預算的歲出金額為1.998兆元,較今年增加1.1%;歲入金額為1.8457兆元,較今年成長1.3%。歲出歲入的金額均微幅增加。此外,債務餘額佔GDP的比例從去年的34.1%,下降至今年的33.9%,比例微幅下降,顯示負債的狀況也在逐漸改善中。
當前熱搜:U12世界盃棒球賽台灣展韌性 靠再見觸身球保送勝墨
林全表示,之所以沒有大幅擴充財政,是因為接任時間太短,沒有足夠時間可以規劃好的計畫,且大型計畫必須要符合法律規章,無論是環保問題或招標採購,如果因為提振經濟貿然提出各種計畫,最後執行效果都不好,而這些都是納稅人的血汗錢,必須好好規劃。
至於在預算的內容上,林全表示,主要用於公共建設、創新產業、教育、食安、長照等重點施政。其中,公共建設經費編列1,869億元,較今年增加3.1%,林全說,希望在有限的財政下,將好的公共建設計畫納入並提前執行,藉此擴大內需、提升產業競爭力。
而在政府創新、就業、分配的施政理念上,行政院也編列459億元於創新產業計畫上,較去年增加99.5%,預算大幅提升。其中,在政院施政重點項目「五大創新產業計畫」上,亞洲矽谷計畫編列112億元、智慧機械編列45億元、綠能產業編列50億元、生技醫療編列102億元、國防產業編列16億元,總計編列325億元。其他創新產業計畫方面,包括新農業編列58億元、興建桃園、台中、台南等地國家會展中心編列15億元,以及中研院南部院區編列15億元等,希望能帶動台灣產業轉型發展。
社會福利方面,林全表示,包括社會住宅、長期照顧、食品安全、反毒、治安維護方面,明年度預算較今年總共增加167億元。同樣是施政重點的「新南向政策」則是編列14.6億元,較去年增加11.4億元。「浪漫台三線」則是額外編列8.19億元。
而媒體問到,明年度總預算只增加1.1%,是否無法有效擴大經濟動能?林全表示,經濟成長必須讓擴大需求,政府能做到的是讓投資增加,但很不幸的是,國營事業計畫陸續在今年到期,因此下個年度的國營事業投資會減少,「這是我們憂心的部分」,因此他們正著手檢討,未來就國營事業擴大投資部分,會有一些具體作法讓社會大眾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