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台灣無需等待人亡,一下台就該政息。任何民選首長上任後的三把火,就算做不到興利,也該大刀闊斧的除弊。柯P在拆了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北門高架橋之後、下一個輪到的,就是馬英九砸了兩億元,請來李祖原KUSO的「透明蚊子塔」。2016年7月9日《自由時報》報導〈柯P喊拆建成圓環,在地居民多贊同〉︰
「建成圓環的存廢歹戲拖棚,市長柯文哲耐不住性子,6月間在市長室會議決定拆除,並建設綠地廣場,盼明年8月世大運開幕前完工。產發局昨舉辦說明會,在地居民大多同意拆除圓環的建物,再改造為綠地,但後續經營須考量交通、商圈發展,否則圓環依舊無法復甦。
建成圓環因連年虧損淪為蚊子館,柯文哲上任之初曾表態拆除,後又宣布整建重新開幕,經多次說明會及政府、地方討論,本月廠商租約到期前,柯拍板拆除現有建物、重現圓環地景廣場。
產發局指出,建成圓環2003年完工至今僅13年,未達使用年限55年,無法任意拆除,但若以配合都市計畫、公務需要等理由,經審計處同意,則可合法拆除,粗估建物拆除費用600萬元,設置廣場工程款為1100萬元。」
位於菁華路段 曾是台北重要地標
其實馬英九與李祖原聯手惡搞出來的這座透明蚊子塔,位於大稻埕鬧區南京西路、寧夏路、重慶北路、天水路的交叉口,1899年日本政府提出「市區改正」計畫時,就在此地周邊栽植七里香,中間種榕樹及設座椅,成為民眾休憩的「圓公園」。
1908年這座圓形小公園,因淡水線鐵路開通而攤販聚集,成為日治時期台北市最重要小吃夜市。雖在1943年因二戰時的美軍空襲,改建成防空蓄水池;但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後,又恢復了小吃容貌,是台北重要地標之一;卻也隨著鬧區東移而漸趨沒落。尤其1993年與1999年的兩度大火,攤販多已遷離。
2002年在馬英九任台北市長後,讓這座透明蚊子塔以美食小吃街型態,於2003年10月重新開幕。但天才設計師惡搞出來的玻璃帷幕設計,讓中式小吃需高溫熱炒的攤商傷透腦筋,持續虧損下,不但二樓始終租不出去,連原本進駐一樓的20攤,到2006年7月只剩下6攤,從此正式結束。
2008年郝龍斌宣布要將圓環內部將重新規劃,於2009年6月22日重新開幕。但因向市府承租的華旭公司和實際負責經營的流水席公司,在租金認知出現歧異,雙方爭訟而於2011年5月1日再度歇業。2012年4月9日由余湘及聯廣集團主導重新開幕,又因開設夜店而引發爭議。因此柯P主張2016年7月委外合約到期後就不再續約,改由台北市政府接管並考慮拆除。
圓環庶民小吃 遭官二代試圖圈養
1980年代之前,圓環因為擁有各式庶民小吃,成為我們共同的城市記憶,也是我們中下流社會的味覺地標。可是對那些除了選舉之外,絕不可能到此一遊的權貴子弟來說,這些上不了台面的粗食,豈能成為台北的地標?馬李兩人用兩億元蓋個玻璃頂與玻璃牆,馬規郝隨下又用盡各種方式挽救,說穿了就是想將這些化外之民圈養起來,慢慢「教化」而已。
大概也只有馬英九這種不食煙火的官二代,才會異想天開,認為只要把夜市小吃圈養進玻璃屋,就會變成百貨公司美食街。因此這座不倫不類的透明蚊子塔,早在馬英九市長卸任後就該拆除,這不是我一個人這麼想,自稱「高級外省人」的郭冠英,2006年8月2日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就創作了這篇《繞不出來的圓環》,他說:
「我記得小時候從新竹上來,我們是『高級的外省人』哦,不知那次怎會是一個本省伯伯帶我來台北。我來台北就想來圓環,那時東區還是稻田,101是敲敲打打、做槍炮反攻大陸的兵工廠,根本是野外。到台北來不是去西門町就是去圓環吃。那位長輩給我叫了蚵仔煎,加了蛋,人間美味,那時。他看我吃得樂,很滿意。」
在這裡我要替郭冠英說句公道話,「高級外省人」其實並非什麼自誇或讚美的用詞,相反的還是個負面用語。不然在選舉時,官二代出身的如馬、郝等人,會用「高級外省人」這名詞稱呼自己嗎?他們還更怕對手陣營這樣稱呼他們。
因此按照郭冠英的文意,一個空軍眷村出身的小孩子,從新竹被一個本省歐吉桑帶來台北,在圓環吃個平價小吃,土包子的他當時就以為是人間美味。文中他用「高級外省人」來形容自己,完全只是文學上的自嘲而已,並無自誇或貶抑他人的想法。
竹籬笆的隔離 不敵階級問題嚴重
眷村的竹籬笆,固然限制了外省第二代在台灣「接地氣」,使他們無根漂浮於這個島上,無可選擇的成為當權者意識形態下的工具人;但竹籬笆也加深了本省人(含客家與原住民)對外省人的誤解。
我的老婆是桃園農村裡的客家人,她說從小就羨慕外省人的同學,軍用卡車一來,就能搬一大堆米油鹽糖等民生必需品;放學回家也沒一大堆農事要做,可以立刻讀書寫作業;就連唸私立學校也有教育補助。但我告訴她︰「很多老兵根本沒法結婚,結了婚也不見得有眷村可住,外省人裡的階級問題更嚴重,下階層的外省賤民,才是台灣社會的最底層。」
台灣社會裡最偽善的現象,就是不願承認社會上有階級問題。人類的任何團體裡,甚至宗教團體裡都不能避免階級。軍中更是最強調階級的團體,同樣是軍中茶室的女侍應生,軍官部沒生意時到士官兵部支援,收費還立刻打對折。問題是同樣的「裝備」,為何收不同的價錢?答案除了階級,還是階級。
社會上族群的鴻溝不難跨越,階級問題永遠無解。圓環夜市會變成透明蚊子塔,而且空了多年也拆不掉,這不是單純的族群問題,因為只有這3個真正的高級外省人︰馬英九、郝龍斌與李祖原,才會聯手搞出這個不能拆的大型廢棄建築。但戲稱自己是高級外省人,實際卻仍是一般外省人的郭冠英,10年前的文章裡就這樣寫︰
「沒有前站後站,後站的暴發戶也想住帝寶。後站賣的鍋燒瓢盆也沒了,到大賣場去了。只有我老了,頭禿了,冬天戴帽,還會去後站的帽店買幾頂帽子。我工作的地方離圓環走路就到,但中午,我從來沒去那裡吃飯。台北市政府也搬走了,台北像一盤沙子,重新抖過,圓環抖不見了。」
「還有,最重要的,生活型態變了,氣候變了。以前,圓環是日本町人文化的產物,腳登木屐,穿著浴袍衫褲,喀喀達達的走到這裡。不只圓環,旁邊還有許多食店。坐在這裡,車子不多,人聲還可以蓋過車聲。空氣尚好,氣溫不高,過街尚不難。但後來呢,車潮不斷,城熱如焚,有人能夠坐在馬路中心吃東西嗎?沒冷氣能生存嗎?露店難活。當你有了車,當你丟掉了木屐,你不會再去圓環,去了兩者都痛苦。」
「以前圓環像隻八瓜章魚,鬚臂伸的好遠,後來它全縮回了身體,也沒水了,不再活了。好啦,怕吵,怕熱,又要保存文化古蹟、愛護本土,那這個代表物必須救活,怎麼辦?搞個玻璃頂啊,徵求比圖,發包設計。做好了,人還是沒有。」
郭冠英以「范蘭欽」為筆名,模仿對岸鄉民用什麼「台巴子」,在網路散播激化族群仇恨的廢文,當然應該譴責。但也幸好他不是真的高級外省人,不像馬郝李這3尊如此不接地氣,因此10年前就能看穿圓環這座透明蚊子塔沒救了。大家可以罵郭冠英壞,但絕不要罵他笨;在處理圓環這件事上,他比真的高級外省人清醒多了。
作者:管仁健(文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