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與民進黨立委劉建國12日上午邀集各單位,在立法院召開「推動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部門」公聽會,環團強調,水資源是公共財,但政府卻補助「嘉南農田水利會」27億元,負責執行「新烏山嶺隧道」工程,萬一發生崩塌災害,誰來負責?農田水利會代表指出,農田水利會應改制為公部門,但請各界不要抹煞農田水利會過去的努力。

劉建國指出,近年來工業用水不足,常發生各農田水利會同意將農業用水提撥給工業使用,排擠到枯水期的農業用水量,間接使得雲林等地區的地層下陷問題日益惡化,政府應重視此議題。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發言人陳椒華強調,農田水利會是非公務部門的公法人,全台有17個農田水利會,管轄的農業灌溉區遍布全台,但大多數的工作人員不具公務員身分,有權無責且不受監督,卻任意出賣水權,甚至抽地下水,或將農業用水賣給南科使用,每年獲利高達3億,卻不受政府監督。

陳椒華呼籲,農田水利會不該管理水利資源的「公共財」,目前有些農田水利會用地已無灌溉功能,但土地價值極高,如台北市的瑠公圳,不管出租或販售均有高獲利,但是,土地處置和獲利卻不受監督,水利會應即刻規劃納入公部門,屬於公共財的水和土地資源利益,全面由公部門支配使用,才能接受監督,不被營私壟斷。

桃園農田水利會顧問、前民進黨立委陳昭南表示,環保團體提到的地層下陷問題,就歸咎於水利會,卻忽略可能是養殖業者抽取地下水所致,對於水利會造成污名,也不盡公平,就算日後要改制為公部門,也要注意現任員工轉任、增加政府預算及支出,以及占用民地財產轉移等問題。

立法院12日召開公聽會,民進黨立委劉建國(左1)呼籲政府應重視水利會將農業用水賣給工業使用,導致地層下陷的問題。   圖:林湘芸/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