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馬祖地區吹起「藍眼淚」旋風,每逢春夏之際在沿岸、坑道的海面上發出夢幻的藍光,令觀光客為之瘋狂。先前藍眼淚「身世成迷」,有人說是夜光藻,也有人說是介形蟲,而台灣海洋大學研究團隊以單離培養的技術,證實馬祖「藍眼淚」中的發光生物之一就是「夜光蟲」。

海洋大學海洋中心在教育部5年500億頂尖大學計畫經費支援下,推動「馬祖海域海洋生態整體調查計畫」,希望解開「藍眼淚」之謎。

由海大海洋中心主任蔣國平率領的研究團隊,今年4月起在「藍眼淚」經常出現的介壽澳口沿岸水域進行採水,利用毛細管在解剖顯微鏡下將發光生物進行單離培養,目前已經成功單離培養出夜光蟲,證實夜光蟲就是馬祖「藍眼淚」中主要的發光生物之一。

同時,研究團隊也已經掌握人工繁殖的關鍵技術,未來可發展成人工藍眼淚作為觀光或文創產業用途,透過長期觀測也可以做「藍眼淚預報」,促進當地觀光發展。

蔣國平指出,夜光蟲(Noctiluca scintillans)是一種異營性渦鞭毛藻(dinoflagellate),為單細胞原生生物。分類上來看夜光蟲僅有一種,全世界不同海域的夜光蟲均屬於同種生物。蔣國平指出,夜光蟲細胞呈透明球形,直徑200-2000μm,腹面後端有一個口部,口部之前有一小鞭毛,鞭毛前有一大觸手,用來抓取食物,再將食物送入口部並在體內形成食泡,食泡會分泌消化酶,食物在其內進行消化。在馬祖發現的夜光蟲屬於分布於熱帶、副熱帶與溫帶沿岸水域的紅夜光蟲。

海大海洋中心助理研究員蔡昇芳也解釋夜光蟲的發光機制。他指出,夜光蟲發光的部位在細胞膜上,每隻大約含有1萬個發光源,每個發光源由3部分所組成,包括一種氧化酵素「發光素氧化酶(luciferase)」,接著需要有「發光素接合蛋白」去抓住「發光素」,而「發光素氧化酶」會氧化「發光素」放出藍色生物光。

蔡昇芳強調,夜光蟲每個光源大約可放出10萬個光子,受刺激後發光僅能持續80 msec(毫秒),也就是說夜光蟲發光是一閃即過,並不是像照片上看到整個海面均為藍色之長期曝光影像的效果。在沒有光害的條件下,坐在船上可以看到,船破浪前進時船隻兩側有許許多多藍色螢光小光點散布。

蔣國平說,由於未進行完整的科學調查,藍眼淚何時出現很難給個肯定時間,成因也很難下定論,但一般認為會在4、5月出現,9、10月間結束。他指出,基本上當風吹向海岸時,會讓表層之夜光蟲向海岸線集中,形成藻華現象;同時也發現強降雨使海洋環境產生劇烈變動時,夜光蟲族群數目會大量減少。

此外,海大校長張清風指出,在馬祖縣長劉增應、立法委員陳雪生及議長張永江的支持下,海大馬祖校區將於2017年招生,新設立3個科系(海洋生物科技系、海洋經營管理系、海洋工程科技系),學生有3年在基隆校區,1年在馬祖校區學習,希望學術研究與地方文化與生態結合,協助馬祖地方產業的發展。

影片為第一屆馬祖藍眼淚獲獎作品。

臺灣海洋大學研究團隊以單離培養的技術,證實馬祖「藍眼淚」中的發光生物之一就是「夜光蟲」。   圖:翻攝海大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