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馬英九15日晚間8點半以錄影的方式在「香港亞洲出版業協會 (SOPA)頒獎典禮」發表演講時,先解釋自己缺席的原因是上任不到1個月的台灣新政府認為,「我的香港行可能對國家安全造成問題,包括可能洩露國家機密,以及對我的人身安全保護有所不足。」因此,他訪港7小時並進行公開演講的請求,遭總統府拒絕。「喔,我不知道原來香港是這麼危險的地方」。馬並對未能親自參加此次盛會並演講,表達深切遺憾。
馬英九先說明,自己缺席的原因有點奇怪,而且警告在場的各位最好小心了!但無論這些理由是否具有說服力,馬也強調,身為中華民國的前任總統,一定會對國家善盡職責。因此,「我尊重繼任者蔡英文總統所作決定的職權。」並為15日晚間未能親自與會,表達歉意,「雖然或許不該由我來向各位道歉。但在洩漏更多國家機密前,請容我開始今晚的演講」。
馬英九先以3點理由拉近自己和香港的關係,首先,他在香港出生,全家在香港住過1年8個月,1951年時搬回台灣,「所以我也算是香港仔,事實上,我媽媽是在台灣懷了我,來香港後生了我。如果用企業的語言表達,「我可說是台灣製造,香港交貨,再出口到台灣,是台港合作的成果。」 第二,香港是中國國民革命的基地,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就是在香港受教育,念過香港皇仁中學與西醫書院(就是香港大學的前身),更在香港受洗成為基督徒,並設立革命組織。1896年他在倫敦被清廷公使館綁架13天,差一點被送回中國處決,當時營救他的就是香港西醫書院的老師康德黎。香港改變了國父的命運,國父又改變了近代中國的命運,「我是國父的鐵粉,對香港自然另眼相看。」第三,香港與台灣的關係持續深化,一起保衛釣魚台,一起經歷天安門廣場上的六四民運。70年代台灣還是戒嚴時期,出版自由仍被限制,「我們都是在書報攤「偷看」從香港私運過來的禁書。」香港曾扮演台灣年輕人突破政治禁忌的對外窗口。尤其重要的是,香港和台灣都使用正體漢字。現在全球使用中文的人口14億人,但使用正體漢字的不到4千萬人,臺灣和香港加起來就超過3千萬。這是連結傳統中華文化的臍帶,也是認識其他華人社會的橋樑, 在文化、歷史及美學方面的意義無可取代。
馬英九也說,在兩岸直航前,絕大部分台灣旅客都是經過香港轉往大陸,香港一直台灣通往大陸的門戶。 而港人到台灣旅遊,過去8年中,從50萬人增加到150萬,成長3倍之多。
本文所附即為馬英九15日晚間在「香港亞洲出版業協會 (SOPA)頒獎典禮」發表錄影演講內容影片。
馬英九這時才進入演講主題即去年11月新加坡「馬習會」後的兩岸關係。馬英九重申,過去8年,兩岸關係出現1949年以來最大的變化,基礎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並稱「不統、不獨、不武」 現狀的主張得到超過80%台灣民眾的支持,可被稱為 「台灣共識」。
去年11月7日,馬英九在新加坡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是兩岸隔海分治66年後的第一次。馬英九強調,雙方在會中確認「鞏固兩岸和平、維持台海現狀」的共同基礎就是「九二共識」,內容就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其涵義認知各有不同,可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也就是「一中各表」。
馬英九說,「馬習會」後的台灣民調顯示,這種說法有6成民眾支持,比過去的支持度還要高。「馬習會」的意義是什麼?即是「兩岸領導人平起平坐、握手言歡」就有重大歷史與現實意義,等於搭建一座跨海的和平大橋,讓兩岸領導人可以直接溝通。因此,在「馬習會」前的籌備階段,雙方都同意到第三地舉行,馬、習見面時不稱國名與官銜,互稱先生。 雙方也都同意事先儘早通知美國,並舉行會後餐敘,費用由各自分擔,除此,還各自帶酒,他們帶30年份的陳年貴州茅台。台灣帶25年份的陳年金門、馬祖高梁與老酒,會後發現,高梁酒喝得比茅台還多。
馬英九最後表示,過去8年自己致力讓中華民國做「和平締造者」與 「人道援助者」。「從台海、到東海、到南海」3次實現和平,提供資金、糧食、衣物、醫藥、 救援與醫療團隊、組合屋與其他救災物資給需要的國家,如日本、菲律賓、中國、西非、敘利亞、加勒比海、尼泊爾與中美洲。台灣如今已是國際社會的 資產,而非負債。而兩岸關係的大幅改善, 不只為台海兩岸,更為亞太地區帶來和平與繁榮。台、港關係也連帶水漲船高。「我當然希望在台灣政黨輪替後,這個趨勢仍可持續下去,衷心希望新政府能有所需智慧與勇氣,維持馬政府過去8年所辛苦打造出的和平繁榮現狀。」而台灣與香港本就共享自由、民主、 人權及法治等核心價值,未來期待雙方攜手合作, 繼續對兩岸與區域的和平與繁榮,作出貢獻。
木文所附即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