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了家庭辛苦打拚,卻離家越來越遠。」、「一出海,全世界就忘了他們,他們也忘了全世界。」「海上情書」紀錄片導演郭珍弟、柯能源耗時6年,追隨遠洋漁船5萬海浬,觀察記錄遠洋漁業,深刻描繪遠洋漁民為家人辛苦打拚,漁民和家人如何在海上、陸地2個世界渡過漫長時光的故事,成就首部撼動人心的遠洋漁業紀錄片。

郭珍弟16日出席「海上情書」台南宣傳活動時表示,「海上情書」即將在10月23日上映,受限於經費,只在台北、高雄院線上映,台中、桃園僅有包場放映,十分可惜。他們特地到台南等地宣傳,希望紀錄片在各縣市都有機會上映,讓身為海洋國家子民的台灣人都能了解遠洋漁民為家庭、社會努力的意志和情感。

柯能源說,他出生在高雄,漁港是他小時候的秘密基地,之間有一種特殊的感情。近年來電影界喜歡到港都拍片取景,觀眾卻無從了解真正的漁業和漁民生活。台灣是一個海洋國家,四面環海,一般人對漁民的生活卻很陌生,尤其是遠洋漁民的生命歷程,難免令人抱憾。

郭珍弟指出,遠洋漁業養活很多家庭,一般民眾對遠洋漁民的生活卻是陌生的,少有人了解他們的生活點滴,更不知道有一群船員來自五湖四海,為了生計一起航向中西太平洋、馬紹爾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等遙遠海域,追逐魚群的一趟旅程便是3年以上,他們待在船上可能是3年、6年、9年……,甚至一輩子。

「海再美,也無法填補對親人的思念。」郭珍弟強調,遠洋漁民和親人在海上、陸地2個世界,各自渡過漫長的時光。男人出海後,不靠照片,竟記不住妻兒的模樣;女人守在家望夫早歸,剛出世還沒見到父親的孩子,只能對著相片喊爸爸……。有的船員回家時,因多年未見兒女,溝通出現嚴重隔閡;若想在3年之中會面,家屬必須搭飛機遠渡重洋,到漁船卸魚的外國港口短暫會面,有人也藉此機會傳宗接代。

「海上情書」訴說的是漁民無盡的漂泊,訴說著日復一日迴盪在他們心中那一封封情感真摯卻從未寄出的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