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半的麵店》是劉克襄的第20幾本書。過去閱讀他的散文,不時會想到駐打狗的英國領事史溫侯(Robert Swinhoe,生物學界多半翻成斯文豪)。除了領事外交事務,史溫侯更常四處踏查、研究,發現許多動植物,並且命名。那是在生物學領域,林奈二名法面世不久的年代,西方關於動植物的分類研究正風起雲湧。台灣有200多種鳥類、昆蟲等其他動物,為了紀念他系統性採集研究的貢獻,皆以斯文豪作為物種命名。萬物有名,被書寫研究後,就從不可見的渾沌中,開始被人類文明與歷史看見,成為生活文化的內裡。

 

現代的學科與專業領域(藝術創作也是)分工細膩,已經很難培養出所謂「博物學家」。但是看劉克襄的著作,我想到博物學家。劉克襄用文字與素描繪畫記錄雙腳所踏各地的動植物生物,萬物有情,這些紀錄裡融合著風土民情,當地人文氣味。劉克襄近幾年的報紙專欄(蘋中信)、電視節目(浩克漫遊)、出版書籍裡有愈來愈多關於台灣市井小民的描繪。這些主流媒體幾乎不會出現的人物,在劉克襄一則則像是素╱速描的短篇中,那些關心他人、做好自己,有著正念的小人物,累積出美好故事的當代浮世繪。

 

《兩天半的麵店》一書,文章分類成六個篇章:「好好再見」裏頭有關於成長的、安寧醫療」的思考、車站站長即將退休、江蕙不再唱歌的各種告別心情。「轉彎有意思」中〈兩天半的麵店〉這篇描寫台東池上「甘盛堂」,一週只開兩天半的麵店,麵條是用池上米做的,少油少鹽料理。老闆兩人本身因為身體分別換肝患腎,所以研製提供對身體無害的食材。

 

「守候素心」集合了許多小攤販小店鋪的故事,銅板生意裡頭,有本著良心、在意人與人關係的感情,及日常的生活美學,剛好對應近期財團企業經常爆發的黑心食材,相映如鏡,讓人反思,到底我們一起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追求的是什麼。

 

「日常見微」裡〈金髮少年的幸福領悟〉是劉克襄在中學指導文藝創作,請人分享搭火車的經驗,一位看似吊兒郎當的金髮少年分享搭電聯車的細膩觀察,在車上看到一位媽媽辛苦清早帶著幼兒,哺乳場景讓他體悟到自己媽媽獨自拉拔他長大的艱辛。他想對那位媽媽說,他兒子將來一定是幸福的。這位金髮少年的樂觀知足,不只影響了在場的人,透過這本書也鼓舞了我們(讀者)這些素昧平生的旅人。

 

「理想的進擊」裡面文章,透過行動麵包車、義大利冰淇淋、春一枝冰棒、玉山旅社的保存活化等等,許多傳遞美好理念,積極行動,影響著他人的故事。「暮年火花」的銀髮朋友,有人熱情的當志工,有人硬朗的健行登山,有埔里長青村的生活景況。

 

〈阿母每天的小壯遊〉這篇則是劉克襄寫自己陪母親散步。如是枝裕和的電影,走路的速度,人情風景皆可入心。一起走路,是心與心的陪伴。一起找路,是生命困頓或轉彎處的攜手情誼。鬼島還是寶島?或許得先用走路的速度去觀察感受,再來評斷。

 

或許因為現在科技方便,資訊爆炸,交通與移動非常簡便。人們經常有一「生活在他方」的狀態,熱於關注遠方的流行資訊,或視異地事物橫向移植在自己生活範圍內是一種進步的指標。卻同時對於自己生活周遭的土地文化,非常陌生。當把自己放在國際座標中,擁有什麼?或是有什麼美好事物可與外國人分享交流,甚至競爭,通常是空白沒有答案。閱讀《兩天半的麵店》,將移動的速度變慢,把凝視放在生活世界裡遭遇的人事上,微觀角度裡反而可以連結到更寬廣的世界。我們一起來想想答案。

 

作者:謝一麟

 

(編按:此篇為新頭殼網站跟高雄獨立書店「三餘書店」合作所推出的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