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六大國與伊朗舉行的核武談判在11日於維也納展開,延長至13日仍未達成任何協議。

這已經是2週內的第3次延期,而談判的時間已經超過美國國會設定的最後期限6月30日。日前中、英、美、法、俄等5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及德國於4月2日在瑞士洛桑和伊朗簽訂框架協議,未來將限制伊朗的核武發展,用來交換國際對伊朗的經濟制裁。

根據4月初在瑞士訂的框架協議,伊朗同意在未來15年內減少發展核武,承諾將削減3分之2以上用於鈾濃縮活動的離心機裝置,將其減少到5060個;而位於阿拉克的福爾多(Fordo)核工廠則會以研究的用途繼續營運,但不會用來提煉鈾濃縮。

同時,伊朗承諾在15年內將低濃度鈾的儲備從10噸降低至300公斤,目前正在建設中的重水反應裝置將會被改建,以確保不生產核武器級別的鈈元素。

伊朗是主要產油國,在遭受經濟制裁前的原油出口量為1日250萬桶,目前只有100萬桶。伊朗表示一旦石油的禁運解除,伊朗將會增加石油的出口量,同時預估會吸引國外石油業者如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等國外石油業者的投資。不過目前國際原油供過於求,一旦解除經濟制裁,勢必再影響國際原油價格。

為了給各方足夠的時間,美歐其他國仍將延長減緩對伊朗制裁的臨時協議。目前,談判的主要分歧點包括,對伊朗的武器禁運、國際檢查員訪問伊朗的軍事基地、還有伊朗針對可疑的軍事目的回答質詢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