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月前,激進左翼聯盟的齊普拉斯以40歲年齡當選希臘總理,籌組反樽節緊縮聯合政府,與歐洲債權國進行激烈的談判攻防,一方面爭取較寬鬆的樽節要求,另一方面則希望繼續留在歐元區。但經驗不足又投機討好的齊普拉斯立場搖擺,不敢得罪最敏感的退休金族群支持者和低收入戶,虛應地提出對企業和中產階級加稅措施,結果遭到國際貨幣基金(IMF)為首的三大債權人打臉,堅持要希臘削減退休金開支,並大幅提高增值稅。

齊普拉斯任命一位精通「博奕理論」(Game theory)的學者出任財政部長,而他應付以德國為首的歐盟施壓策略,也採取博奕手法,6月26日逕行宣布將於7月5日舉行是否接受債權人紓困條件的公投,儼然訴諸民粹主義,讓希臘人民在退出歐元區(Grexit)或是接受較寬鬆紓困方案之間做出選擇。

齊普拉斯此舉無疑對歐洲投下一顆震撼彈,也形同不負責任地將希臘的命運交由民意抉擇。因為他的思考是,若公投結果是否決紓困計劃,他可藉此民意為籌碼向債權國爭取更優惠條件,甚至用希臘退出歐元區作要脅。若公投結果是贊成,則意味多數希臘人民同意接受嚴格的紓困方案,雖然齊普拉斯暗示他可能因此下台負責,但推卸責任的態度亦是司馬昭之心。根據最新民調,即使必須承擔更多改革和樽節,絕大多數希臘民眾期望留在歐元區,因為他們無法承受國家倒閉對希臘政治、經濟與社會的長久傷害。只不過齊普拉斯過度操弄民粹會否影響週日公投仍是最大變數。

希臘退出歐元區固然將更進一步惡化這個古老文明國度的未來,自行發行的貨幣將更為貶值,人民人生活只會更苦,但其影響所及是整個歐元區的前景,以及德國首相梅克爾的領導地位。

就如同她處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蠶食鯨吞模式一樣,梅克爾總是堅持訴諸外交談判停火協議和對莫斯科的經濟制裁,反對美國與其東歐盟邦的軍事介入考量,結果烏克蘭危機迄今仍然未能弭平,成為尾大不掉的麻煩。先前英國國會大選,首相卡麥隆宣示將舉行英國是否退出歐盟公投也一度讓歐盟前景堪虞,直到卡麥隆勝選重新組閣後情勢才略有轉圜。其他諸如移民議題也日漸成為歐盟各國族群緊張的導火線。加上希臘債權危機和新總理齊普拉斯的善變難測,在在都考驗梅克爾在歐洲「桶箍式」的領導。

5年來梅克爾始終堅持用金援紓困來迫使希臘進行樽節措施與經濟改革,終極目標就是不希望希臘脫離歐元區,以免引發骨牌效應,導致歐元區分崩離析,殃及歐元信用度,甚而引燃全球金融風暴。因此29日梅克爾憂心忡忡喊話「若歐元區垮掉,歐洲也不保」。

只是希臘政府的擺爛態度也引爆其他歐元區成員的不滿,認為沒有必要替不負責任、沒有效能、坐享高額退休金的希臘人背債。即使多數德國人也認為希臘沒有留在歐元區的必要性。另一派支持放棄希臘的觀點指出,希臘的經濟規模僅占歐元區總體1.8%,所以影響不大。加上希臘債務問題已非新議題,歐元區各國早有防範準備,骨牌效應不若預期大。因此果真希臘退出歐元區,政治效應才遠大於經濟衝擊。

無論如何,種種壓力讓梅克爾態度鬆動,對希臘採取較嚴厲立場,就是要說服希臘人民審慎思量不要受民粹誤導,同時抑制齊普拉斯7月5日「豪賭式」的公投出現不利歐元區、國際貨幣基金以及梅克爾的夢魘結局。這場梅克爾對希臘的戰爭,7月5日之後將進入另一個戰場。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作者:劉世忠(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