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運動風潮不斷延燒,我們追求的是汗流浹背後,為身體帶來的正面效益。根據紐約時報15日的報導,運動總有一個「金髮問題」(Goldilocks Problem)(見註1),專家學者們不斷地討論究竟「多少的運動量」能夠促進健康和延長壽命?

美國國家癌症中心和哈佛大學的研究員最近統計了關於運動習慣的數據,以超過66萬中年人為統計目標,研究對象包括一週當中從不運動的人,到超過一週建議運動量10倍(25小時或者更多)的人,並以14年為研究區間。

那些從不運動的對象,不令人意外,會面臨過早死亡的風險;有運動,但沒有達到建議運動量的對象同樣能降低20%的早死風險;至於達到適度運動量(每週150分鐘)的對象在14年的研究期間中能享受更多長壽的效果,並且降低31%的死亡風險。

原來最適合且能延長壽命的運動量是比大多數的我們「能」做到的再多一些,但少於大多數的我們「期待」達到的運動量。

研究還發現過長或強度太高的運動量並不會對身體有傷害,而且也能增加人類的壽命。但不同於醫藥領域,運動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指導方針,但現有的政府或健康機構則建議一個人一週運動達到150分鐘(2.5小時)可以維持健康和身形。

但關於究竟要達到「多少」的運動量,以及運動量有沒有上限,甚至是強度運動對於延長壽命更有效果等,科學家都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那過度運動的人呢?研究顯示他們與達到一般運動量的人一樣,能降低死亡的風險。但多花的運動時間和多流的汗並沒有更健康,但也不會增加早死的風險。

看完了運動量,運動強度應該也是你感興趣的話題。澳洲最近以20萬澳洲成年人為研究對象顯示,只要達到一定的運動量,不管是走路或高強度運動同樣能降低死亡風險。現任職於詹姆斯‧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執行這項研究的高級研究員Klaus Gebel表示:「任何人都應該盡量達到每週運動150分鐘,並且有20至30分鐘的強度運動。」

註1:Goldilocks 源於童話故事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金髮女孩與三隻熊》中的主角,其所引用的典故是金髮女孩在三隻熊家裡看到桌上三碗粥,熱的不吃、冷的不吃,而只挑不熱不冷的吃。而後經濟學家透過其引申意義,以"Goldilocks economy"形容1990年代美國經濟不冷不熱,處於剛剛好的狀態。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