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狗玩不出新把戲,就跟有人的老爸只會不斷讓乾女兒從一聲變四聲那樣。從前阿扁在第二任時,因貪汙引發紅衫軍包圍總統府,黔驢技窮的跛鴨總統,只好搞出中正廟改名、拆除「大終至爛」牌匾的芭樂劇,號召綠營裡的黃復興黨部死忠成員入京勤王。如今還在總統府裡稱孤道寡、自得其樂的馬英九,窮途末路時用的也是同樣的芭樂梗。

教育部2014年1月通過高中課綱微調,部分內容引發爭議,台灣人權促進會等團體控告課綱微調有程序問題,高等行政法院今年春節前一審判決教育部敗訴。但教育部長吳思華仍逢迎上意,3月9日表示為保障未來課綱審議委員權益,遭判決敗訴的課綱微調案將繼續上訴,且不影響期程,課綱照常上路。

民意支持度即將到零,屁股已經洗乾淨,就等下台後去北監獄報到的馬英九,任內第二度修改中學歷史及公民課綱,把中國改為「中國大陸」,日本統治時期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唉!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馬英九為我們發現了中國大陸。但他真以為只要刪除公民科原有的「白色恐怖」,將世居台灣數千年的原住民改成「中國少數民族」,就能像阿扁呼召基本教義派那樣,讓一群有體無魂、弱智盲從的兩蔣粉絲趕來救駕嗎?

一罐橄欖油裡若是摻了銅葉綠素,管你外面貼的招牌是廉價的大統(甚至完全沒聽過的雜牌),還是高價的味全、頂新,吃下去結果都一樣的。課綱不管是微調還是巨調,編審大員們是統派還是獨派,就像現在坐在電腦前的鄉民,或拿著手機的魯蛇,是要對著分身波多野結衣的寫真打手槍,還是要用本尊林志玲的相片五打一,全都與我無關,我也完全不想過問。

但我比較疑惑的是,為什麼到了二十一世紀,這些馬英九豢養的編審大員們,還停留在戒嚴時代的思維,認為只要在課本裡塞進一些框框架架的垃圾,就會如老蔣那個不讀書的領袖所願,讓活活潑潑的好學生,變成「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如果真有這樣的神效,綠營也好、獨派也好,中小學時不也都在讀跟我小時候一樣的洗腦課本嗎?

兩蔣時代的編審大員們,全是來自「天龍國」的怪胎。但這裡說的「天龍國」,指的不是種族(外省人〉,也不是區域(台北人〉,而是階級。那些憑藉階級優勢、不食人間煙火的編審大員們,把反共變成笑話,統一變成鬧劇,領袖變成狐仙,以致課本裡笑料百出。我們這一代的中年鄉民們,應該也都有印象。當年國語課本為了要宣傳我們這裡是天堂,對岸則是地獄,插圖裡大陸同胞,個個都是骨瘦如柴、不穿上衣,用人來拉犁。

錦衣玉食的天龍國編審大員,幼稚的以為下田耕作就是地獄,這種插圖能達到全民一致仇匪恨匪的目標。但我那些家裡務農的福佬同學們,都用台語告訴我:「阿山(大陸人)真厲害,我家養的牛這麼壯,拉起犁來都氣喘吁吁,他們那麼瘦,力氣還這麼大,我不敢反攻大陸了。」可笑的反共教育,對台灣本省人農家的小孩,反而造成了恐匪懼匪的反效果。

反共教育對本省小孩是如此荒謬,對眷村裡的外省小孩又何嘗不是?在我小學六年級國語課本第十一冊第六課,題目就叫「天堂與地獄」。編審大員們捏造了兩個同名同姓的小孩,課文一開始是這樣說的:

「天下常有同名同姓的人。台灣省有一個孩子,叫蘇小海,同時,江蘇省有一個孩子,也叫蘇小海。兩個蘇小海的年紀差不多,都在十一二歲左右。但是,兩個孩子的命運完全不同:台灣省的蘇小海,生活在富足康樂的天地裡,江蘇省的蘇小海,卻不幸生活在匪偽政權的壓迫折磨之下。」

課本裡這樣介紹「江蘇省的蘇小海」居住環境,「這時候,江蘇正在下著傾盆大雨,那裡的蘇小海肚子痛,睡不著覺。大概是晚飯前喝生水,喝出來的毛病。他家沒有廁所,他們跟這條巷子十幾戶人家,共同使用一間廁所。外面雨下得太大,他沒有辦法出門,就坐在母親事先準備好的木桶上,嘩啦嘩啦響了一陣。他的父母兄弟都在黑暗中皺著眉頭,捏緊了鼻子。」

編審大員們想用這樣「有屎沒處拉」的方式,來介紹大陸苦難同胞的「地獄」生活。引出:「同樣的是孩子,為什麼兩個孩子的遭遇完全不同?因為他們一個生活在天堂上,一個生活在地獄裡。」

但來自天龍國的編審大員們,竟不知道當時台灣中低階軍人所住的眷村,房子裡大多也沒抽水馬桶,必須去上公共廁所。前監察院王院長甚至說他小時候,父親沒配給到眷村裡的房子,全家只好住在眷村外,白天還可以去眷村裡上公共廁所,但晚上眷村的自治會竟把大門鎖上,村外的外省人連公共廁所都不能上。外省小孩因為在屋外隨處便溺,引發類似現在港台民眾看待對岸觀光客放任小孩便溺,造成中國人是否具有文明與教養的爭論。

其實編審大員們所搞出最大的鬧劇,應該還是我姊姊小學三年級讀的課文,國語課本第五冊第十課<李明失蹤了>。由於效果實在太荒謬,到我讀小學時這一課已經被刪了,課文裡是這樣說的:

李明是一個年輕的工人。共匪剛到上海的時候,口口聲聲喊著:「工人萬歲」,李明以為要過好日子了。

可是一個月之後,共匪就要工人增加工作的時間。原來他每天只做8小時工作的,共匪卻要他每天做12小時的工作,並且要他每天把4小時的工錢捐給公家。

李明失望了。他常常對人說,共匪不應該要他每天做這樣久的工作,又拿去他的工錢。

共匪知道了,就問他說:「李明,你覺得現在比以前好嗎?」

李明心裡說:「現在比以前壞得多啦!」可是他不敢說出來,只對著共匪笑笑。

共匪追問他說:「你笑什麼?回答我的問題啊!」

李明說:「我能夠說什麼呢?」

共匪對他冷笑一聲,再也不問他什麼了。

第二天晚上,共匪又來叫李明去談話。從此以後,李明就失蹤了。

編審大員們想用<李明失蹤了>這樣的課文,來宣傳大陸同胞心懷領袖、反共必勝;偏偏台灣從未被中共統治過,中共統治下的中國到底是天堂還是地獄,台灣人並不知道。所以台灣人的家長,只會用這樣的課文告訴孩子:

「以後有人問你,你覺得現在比以前好嗎?你一定要立刻說蔣總統比日本好,不能只是笑而不答,否則你就會跟李明一樣失蹤了。」

英文「教育」(education〉一詞,拉丁文原意是「引出」。就是不直接傳授知識,而採用對話、思辨,一步步啟發對方的思考,引導出智慧。所以,教育的本質不應該是灌輸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反而是要幫助學生「批判思考的建構」。真正的教育是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的方法,而不是以「標準正確答案」的教科書方式,壓制一切的思辨能力。

日本統治台灣是不是殖民?兩蔣時代有沒有白色恐怖?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台灣人,心裡自然各有定見。馬英九豢養的這些編審大員們,至今仍在用當年〈李明失蹤了〉這種拙劣的宣傳,還自認是在撥亂反正,拜託,你們不只是在撥正反亂,根本就是在正反亂撥。放下你們的黑手,別再自取其辱了啦!

作者:管仁健(文史工作者)

兩蔣時代的國語課本為了要宣傳台灣是天堂,對岸則是地獄,插圖裡大陸同胞,個個都是骨瘦如柴、不穿上衣,用人來拉犁。圖2之2:管仁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