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以超過80萬票,大贏對手連勝文24萬票,再過幾年,這場選舉還是會令人津津樂道,畢竟,要在一場選舉裡找到對立面這麼明顯的候選人,也真的很難。

同時,連勝文這次的得票之低,這也是1994年以來,國民黨在台北市長選舉裡第二低的,僅略贏黃大洲的364,618票(25.89%)。如果再跟2010年郝龍斌以17萬票差距打敗蘇貞昌,一來一往之間,兩次選舉差距達40萬票,國民黨在台北市版圖等於崩裂了。

柯文哲這次能贏,除了候選人特色對立鮮明,選戰策略符合民眾訴求外,真正的關鍵還是這幾年從大埔事件、白杉軍抗議到太陽花運動整個年輕世代的革命帶動、翻轉了台北、甚至台灣的政治版圖。

柯文哲這次獲得57%的選票,如果跟歷年來民進黨在台北市長選舉來比(1994,陳水扁,43.67%;1998,陳水扁,45.91%;2002,李應元,35.89%;2006,謝長廷,40.89%;2010,蘇貞昌,43.81%),也是相當驚人;但要注意的,柯的得票超越藍綠,雖然,從市議員選舉來看,民進黨市議員政黨得票首度超過國民黨,但不能說,所有投給柯的選票,下次就會自動移轉到民進黨身上,頂多只能解釋成國民黨台北市板塊崩盤而已。

這種逆轉,現在放在全世界各大都會市長選舉裡,並不罕見。最近一例,就是去年紐約市長的選舉。曾經連續執掌紐約市20年的共和黨,2位市長朱利安尼、彭博任內政績斐然,卻在2013年被民主黨逆轉,以24.28%慘敗給白思博的73.34%。

作為一個政治素人,柯文哲能贏,有很多因素。從他開始參選以來,光是第一階段跟民進黨的整合就話題性十足。柯從去年5月開始思考參選、8月開始鴨子划水,柯到底要不要加入民進黨就成為社會關注的議題。

在9月中旬,蘇貞昌勸進顧立雄律師後,柯的參選一度出現阻力;12月中旬柯第2度與蘇會晤後,柯決定以在野大聯盟的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態勢明確。但民進黨則是等到今年1月左右,蘇才點頭同意以民調方式進行整合。一直等到6月,綠營才完成2階段整合,確定禮讓柯文哲。整整10個月的初選、整合之久,在綠營裡面算是第一例。

其次,今年7月中旬,柯文哲說服新黨的姚立明接任總幹事,將泛綠的在野大聯盟一舉跨越不同的政治光譜,甚至到最後新黨的國代曲兆祥、鄧家基都願意加入柯陣營,都讓人眼睛一亮。

柯文哲演講時常提到,他的參選就是哥倫布航向未知的未來一樣。第一次與蘇貞昌見面時,他認為一定要超越藍綠模式才可能打贏選舉。但這個模式是什麼,他到現在還沒想到。豈知,10個月後,卻真的給他找到了一個贏的模式。

其次,他勇於嘗試還包括「開放政府,全民參與」。「海選」而來的新人的確佔了他團隊的一定比例。但更讓人驚訝的是他居然如承諾一樣,二度將競選總部的開銷細目,甚至包括工作人員的個別薪資,一五一十的公布在網站上。11月上旬,他還進一步宣布停止募款,開創了台灣選舉史上的首例。相較於連家深不可知的財富、綿延不絕的報紙、電視廣告,柯陣營以實際的動作,將對手的優勢轉為劣勢。

第三,柯辦處理MG149與政策部竊聽案手法在台灣選舉裡,都創下了選戰攻防的範例。所謂的MG149帳戶,指得是台大醫院402專戶裡一個屬於外科加護病房的帳戶。雖然羅淑蕾沒有提出致命一刀斃命的證據;羅的持續追打也引起挺柯P人的同情;但持平而言,這一系列攻擊的確也達到牽制柯文哲競選步驟的目的。

但柯P的回應卻是,你要追打,我就一次把資料加倍公開給外界,把外科加護病房的互助金帳目全部公開,還順便公開歷年柯文哲夫婦所得扣繳憑單。這一來,一下子就杜絕了外界所有疑慮,並贏得外界的掌聲。

同樣地,政策部竊聽案變成烏龍一場時,本可能造成柯辦危機。但北檢要小幕僚交保的奇怪動作,反而讓柯辦找到機會反擊。柯辦比照MG149帳戶模式,把近百通跟徵信業者往來簡訊公開,杜絕了串供、自導自演的謠言。回顧近年來,台灣政治人物跟檢調交手,多處於下風情形下,柯辦能在短短時間逼迫北檢收手,的確是非常罕見的案例。

這兩場攻防,跟過去藍綠習慣的乒乓球、一來一往的對打模式完全不同。不僅贏得了戰術,也在戰略層面獲勝。

柯文哲的參選其實跟國科會發票案有關。他自從被台北市調查處約談,以幾張椅子的發票核銷不實羞辱後,他就開始準備參選,同時也開始上前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的市政課程。

核心幕僚認為,柯不加入民進黨,堅持在野大聯盟是柯文哲勝選的重大關鍵之一。他說,從去年10月,民進黨堅持一定要提自己的台北市長候選人,到今年6月整合後決定禮讓柯文哲。整整花了8個月的時間。

對於民調變化,今年6月起,柯就以10至15%的差距領先連勝文。例如MG149議題被炒作時,有時候掉到10%、有時候又拉高到15%;但到了食安風暴兩人差距拉大到15至20%。而選前陣營內部的滾動式民調,2個陣營民調表態率都大幅上揚,但還視維持這個15至20%差距,而柯的支持度也開始超過50%以上,選前最後一天,柯還是以19%的民調支持度領先連勝文。

但是最關鍵的還是整個大局的確有利於柯文哲。首先,馬政府以因應全球化為由,弱化國家保護人民角色、過度重視資本家的利益,輕忽所得差距擴大、薪資不漲反低,以及房地產高漲、掠奪式的圈地政策,讓民怨高漲。

其次,馬政府親中政策,國家尊嚴喪失、踐踏人權、服貿、貨貿議題黑箱作業,甚至兩岸買辦新貴旺中集團踐踏台灣新聞專業等情形,在在激怒了年輕族群,進而引爆318的太陽花整個世代的革命。

這個世代革命不僅是整個年輕世代站出來反對國民黨,而是更讓他們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站出來真的會有所改變。同時,也改變了老一輩對於年輕世代的看法,在這個相乘、相加下,給台灣政治注入了一股改變的動能。柯文哲就是站在這個改變台灣的動能上,裂解了整個國民黨台北市的政治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