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今(8)日推出「銀髮照顧」政策影片。柯文哲主張,建構完整的社區老人照顧系統,讓老人多一個社區的家,讓年輕人多一個照顧父母的地方。他反對大型機構化的安養中心;他自己曾去試住過1天,想說,以後老了,他自己也不想住這個。

柯文哲表示,2014年台北市65歲以上的老人已經接近14%,即將進入高齡社會,因此銀髮族的照顧服務之需求日益迫切。柯文哲認為,應以社會企業的形式來提供普及、平價而優質的銀髮族照顧系統。

柯文哲表示,以國中學區為界建構社區型老人照顧系統。他主張提供一個社區型、完整型的老人照顧系統,所謂社區型是以國中學區為範圍,在這範圍內的老人依照他們的需要建構不同的照顧體系,來適應他們的需要。

對於健康的老人,柯文哲認為,首要目的是維持老人身心健康、減少醫療需求及臥病時間、預防失能。他舉例,芬蘭的老人在臨終前,平均只有臥床時間14天,他認為這就是努力的目標。

柯文哲說,若他當選台北市長,台北市政府將規劃符合銀髮族需求的活動空間,來提供娛樂、社交、運動等多功能的服務,讓銀髮族可活得健康、活得快樂、活得尊嚴。另外,市政府將開放公園、空地和屋頂予社區民眾,讓銀髮族可以種植植物,藉由接觸植物、盆栽和庭園,讓他們的身心可以在自然中獲得療癒。

對於活動情況差的老人,柯文哲認為,他們需要的是日間托老及附設老人餐廳,提供文康休閒和運動、健康管理和醫療保健諮詢。柯文哲說,要讓這些銀髮族可以互相扶持照顧,讓子女可安心托老,鼓勵老人走出家門與其他老人一同在老人餐廳共食,這在無形中也可以形成一個社區的大家庭。

對於獨居老人和行動不便的,柯文哲主張提供到宅服務,派員至老人家中提供家務服務、身體照顧服務,提供送餐、購餐的服務。

至於失能程度較嚴重的老人需要日間照顧,不過柯文哲仍主張,老人應生活在社區裡與家人就近在一起。像失智症老人,他主張小規模、生活環境家庭化、照顧服務個別化的機構來照顧他們,在這個機構內,有共用的客廳、餐廳、廚房、廁所和屬於自己的臥室,可依照個人喜好、興趣和病程來制定個別生活照顧計畫,幫助失智症患者延緩他們退化的速度。

至於病況最嚴重的、需要住院的,則需要醫院的照顧。特別是對於生命末期、常常進出醫院的老人,柯文哲主張提供一個個案管理,因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會建立一種醫療個案管理,來處理這些常常進出醫院的老人,也減少家庭的負擔,讓銀髮族可以自在、尊嚴、活躍地生活。

柯文哲表示,他反對大型機構化的安養中心;他自己曾去試住過1天,想說,以後老了,他自己也不想住這個。但如果純公營,政府哪有那麼多錢?完全是民營,也是有錢人才住得起。因此,他主張公辦民營的社會企業化。

對於老人醫療照顧,他說,有些老人最後2、3年就是不斷進出醫院;所以,他在台大醫院用固定的病房來照顧這些很容易生病的人。他發現,這些65歲以上高危險老人,出院後,一個月內再回籠的比率高達20%。經過統計,可以挑出這些老人,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進行個案管理。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表示,全國65歲以上老人比率約11%;但台北市的比率快14%,37萬多人,僅次於新北的38萬多人,已經接近聯合國的高齡社會。過去幾年老人福利比較強調的都是老人津貼;目前台北市的日照中心,只有14所,在量上面是不夠的。她主張,應該朝向社區化照顧方向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