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今(29)早召開記者會,針對昨日落幕的經貿國是會議發表看法。民進黨政策會副執行長洪財隆表示,台灣的經濟問題遇到許多瓶頸,但官方卻只以單純、表面的經貿角度來回應,實在相當不足。他認為,台灣目前所面臨到問題,包括低薪、高房價、人口老化、產業結構失衡等等問題,不能只由從經貿下手,應該自內部的經濟體質還有產業結構來著手調整。而民進黨也將舉行經濟公民會議,以問題導向來針對以上困境進行討論,希望能彌補官方的不足。

洪財隆說,經貿國是會議的結論中提到要納入在地經濟、青年創業、社會企業等政策,但民進黨跟民間早就對此倡議多年。他認為,這些共識不須用「大拜拜」的經貿國是會議來達成,國是會議應該要處理國家的重大爭議,而不只是跟進、或找人背書現行政策。

洪財隆強調,經貿國是會議的舉辦是因318學運,顯示學生和社會大眾對於全球化、特別是台灣如何跟中國交往的方式有深層疑慮。他認為,台灣在對外開放還有社會穩定之間如何達到平衡並兼顧分配正義、機會均等才是目前問題的關鍵。

他指出,學生們以及公民團體並不是全面地反對自由化或和中國的交往,而是不滿台灣在進一步開放市場、特別是與中國簽訂有約束力的雙邊協議時,整個國會的監督力還有透明化機制卻如此嚴重不足。

另外,洪財隆也表示,雖然中國早就是台灣最大的經貿夥伴,但是兩岸卻存在有重大的主權爭議,「特別是北京,早就明白地講出來,要用經濟手段來兩岸的統一創造條件」。而他認為,北京一方面鼓勵ECFA簽署,一方面同時杯葛台灣和跟重要經濟夥伴簽署FTA協議,「這種圍堵下的交流才是造成台灣今天被邊緣化的最大原因」。

他批評馬政府目前處理兩岸經貿協議時,反覆都只有「利大於弊」、「不簽恐被邊緣化」兩種口號。「這樣不僅沒有整體產業發展的思維,也在自亂陣腳,會導致台灣對中整個經貿談判失去議價的能力。」

洪財隆也表示,將聯合其他公民團體一起舉辦公民經濟會議,和全民一起來思考目前台灣所遇到的問題跟挑戰,並為下一階段的經濟發展尋找新的出路。

洪財隆進一步表示,民進黨的公民經濟會議和經貿國是會議有幾點不同。他們認為政府應該釋放公部門的資源,營造民間公民參與經濟的空間;會議也將以問題解決作為導向,透過解決國內的經濟、環境、社會等現實問題來創造台灣新的需求還有就業機會;而長期、可靠的長期經濟成長動能一定是來自內部,包括基礎建設還有人力資本的累積、技術水準的提升等等,不能像馬政府一般只把經濟命脈寄望在兩岸還有國際等不定的外部環境。

公民經濟會議的首場將在八月底在台東舉辦,針對區域經濟進行討論。而除了分區會議之外,民進黨也規劃了領域會議,會廣泛的跟包括高科技、傳統產業界還有公民團體一同針對議題來進行對話跟溝通。針對公民經濟會議,目前民進黨也已規劃四項會議主題,分別是:一、如何恢復經濟動能,二、如何打破薪資凍結,三、如何改善所得分配,四、如何因應兩岸對策還有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