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調整高中歷史課綱,搞出紕漏。台灣開港,對西方開放港口通商,是1858年英法聯軍後的「天津條約」造成的;但新課綱卻改成1838年「鴉片戰爭迫使清廷開港通商」,被質疑「發明歷史」。對此,教育部今(14)日辯稱,1858年英法聯軍之役,其實是鴉片戰爭的延續。

教育部發動高中課綱調整,所謂的「十人檢核小組人員」全無歷史專科出身。果然搞出紕漏,錯植歷史事件,將清朝統治時期「開港以後的變遷」,寫成「鴉片戰爭迫使清廷開港通商」。

對此,教育部辯護說,檢核小組是為了增進學生對歷史了解的連貫性。因為鴉片戰爭後,除開放五口通商外,由於地緣關係,英美等西方列強逐漸關注台灣,要求清廷針對包括台灣在內之其他口岸開港通商的訴求並未間斷;繼而1858年英法聯軍之役,其實是鴉片戰爭的延續,英國聯合法國一起發動,戰役之後與清廷談判簽訂天津條約,隨後再簽訂北京條約,清廷始正式開放臺灣為通商口岸。

教育部指出,這次課綱微調做此歷史時序的補充,不僅有助於讓學生瞭解西方列強勢力來到台灣的脈絡,並能從歷史的脈絡中,理解相關歷史事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