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版新書《抗爭者》的中國作家許知遠,週一(16日)接受新頭殼董事長蘇正平專訪,指出他為了書寫台灣的一系列抗爭者如施明德、許信良時,是設身處地去想他們20幾歲被逮捕時心裡想什麼,以及歷史和社會整個氛圍又是什麼。許知遠強調,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張巨大的網絡裡,那張網絡決定一個人成為怎樣的人,而為了理解整個台灣的顏色和聲音,「我花了好多時間去聽台語歌」,好理解港都夜雨的悲情、望春風為何轉化成抗爭歌曲。

中國作家許知遠日前出版的《抗爭者》,書寫台灣、香港和中國的10幾位「抗爭者」,包括施明德、許信良、江春男、陳雲、劉曉波等。新頭殼董事長蘇正平拋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許知遠書寫台灣的這些抗爭者,似乎比台灣人書寫得更深邃,推測是對一個人物太過熟悉或太過尊敬時,反而無法更深入瞭解?

對此,許知遠同意「距離是美的靈魂」,但表示其實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理解「他們」(被書寫者),還是想像、假裝去理解。一切客觀都是主觀的延伸,很難有真的客觀,但對他來說,前置作業就是需要大量閱讀相關素材,甚至訪問抗爭者的敵人和朋友怎麼看待他們,才能逼近事實。

至於寫作的時候,許知遠說明,他並不考慮讀者,畢竟不知道讀者在哪,也不知道誰會感興趣,而他來自專制的系統(中國),很容易面臨到各方面的問題,他本身就很想知道,別人在面對這些挑戰時會做什麼反應?所以對於所書寫的對象,許知遠首先瞭解的是「他們與我的關係」。

許知遠也指出,他設身處地去想抗爭者20幾歲被抓起來時,心裡在想什麼?歷史、社會的整個氣氛又是什麼?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張巨大的網絡裡,那張網絡決定一個人成為怎樣的人,而為了理解整個台灣的顏色和聲音,許知遠說,「我花了好多時間去聽台語歌」,好理解港都夜雨的悲情、望春風為何轉化成抗爭歌曲。

蘇正平接著詢及《抗爭者》第1位主人翁「監獄哲學家:施明德」,表示書中描繪了施明德的自戀,引發許知遠闡述他與抗爭者們接觸的感想。許知遠說,他覺得如果一個人沒有強大的內心、高度自戀的人格,好像沒辦法在那個時代脫穎而出,抵禦外部迅速的變化,儘管這份特質日後也可能妨礙他們。這段感想也確實呼應了許知遠在書中對施明德的透視,「他似乎確信自己早已形成一種堅強、穩定的內在意志,因此挺過重重難關……倘若他沒有這樣的自我暗示,又怎能熬過那些漫漫長夜?『自大』與『先知』總是如影隨行。」

「你會覺得你自己也是抗爭者嗎?」訪談的最後,蘇正平如此詢問用筆刻劃抗爭者的作家,而許知遠給了肯定的答案,並擴大抗爭者的定義,指出反抗是非常多元的,並非狹隘侷限在政治上的反抗,只要是挑戰既有秩序,無論思想上、審美上也都是一種抗爭;所有反抗日常生活慣性的作家和藝術家,某種程度上都算抗爭者,而所有抗爭者,都可以說是「精神上的同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