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由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李維特(Michael Levitt)和瓦歇爾(Arieh Warshel)三人針對「綜合化學體系的多尺度模型發展」所作貢獻而獲獎。

卡普拉斯不只是哈佛大學的名譽教授,自1995年以來,也在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大學任教,並領導生物物理化學實驗室。他和許多法國科學家一直有密切的聯繫,包括也曾於1987年獲諾貝爾化學獎的雷恩(Jean-Marie Lehn)。

3位得主之1的李維特則對外透露,他獲獎的結晶,其實是他「在博士後之前、20歲時寫出這項電腦程式。」他形容被告知自己數十年前完成的研究榮獲諾貝爾化學獎時,心情有如啜飲1杯「3倍濃縮咖啡」。當半夜響起從斯德哥爾摩打來的電話時,他以為自己正在作夢。因為他的手機從未響過,「一開始,我還以為是有人打錯了。」

另1名得主瓦歇爾(Arieh Warshel)透過電話表示,在洛杉磯的半夜時分被吵醒,得知自己獲得這項殊榮後,「高興極了」,也期待在12月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領獎。

瓦歇爾說:「簡單來說,我們發展出來的方法,是要指示電腦進行觀察,了解蛋白質結構,最後了解它到底如何執行任務。」

瓦歇爾談及此電腦程式的應用時告訴記者,「這就像是看見1只手錶,然後思考它到底如何運作般。」他還說:「你能用它來設計新藥,或是像我一樣,滿足自己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