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FAD)和世界糧食計畫署(WFP)10月1日共同發表的《世界糧食不安全狀況》報告,在2011~2013年期間,大約8.42億人,即世界1/8的人口長期處於飢餓狀態,少於2010~2012年的8.68億人。絕大多數飢餓人口生活在發展中國家,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仍是食物不足發生率最高的區域,涉及約1/4的非洲人口。

根據聯合國新聞中心報導,糧農組織統計司司長真納理(Pietro Gennari)指出, 在實現消除飢餓的努力方面,區域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東南亞和東亞地區、拉丁美洲以及高加索地區有望實現減少飢餓的目標,而南亞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的進展緩慢。

真納理指出,經濟增長是減少飢餓的關鍵因素。但這還不夠,要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中有關消除飢餓的目標,還需要有特定的政策和社會專案。

報告強調,經濟成長不一定保證能夠為所有人創造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和收入,除非政策能夠明確將貧困人口作為目標群體,特別是農村貧困人口。報告指出,在貧困國家,消除飢餓和貧困的唯一途徑,是實現持續且嘉惠大眾的經濟成長。

報告指出,儘管已經有22個國家在2012年年底實現了將飢餓人數減半的目標,但如果不加大力度,要在2015年使全球均能達到此目標的願景,還有好長的路要走。報告呼籲農業和糧食系統以及公共衛生和教育領域,採取注重營養的干預行動,尤其針對婦女。

各國政府、民間社會和民營部門的代表將於10月7~11日在糧農組織羅馬總部舉行的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會議上,對《2013年世界糧食不安全狀況》的調查研究結果和建議進行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