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晚上,逾百名陸生聚集在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前,頭戴中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面具、手持燭火,為24年前六四事件受害者低頭默哀。這是中國新一代年輕人反省中國政治的一刻。

六四學運領袖王丹認為,中國的黨國式教育阻礙了公民意識的養成,中國人民還沒有學到「愛一個國家就是要批評它。」而來台陸生親身體驗台灣的社會現況後,除了驚訝,也瞭解到,與台灣相比,中國政府與人民權力不均,進而影響公共意識的養成與行動的落實。

然而,無法否認的是,生活在資訊世代的這一批青年,對公共參與已經發展出有別於台灣、中國的一套思維,他們從文化、教育、歷史、制度等面向看待公共參與,即便態度矛盾,但是,陸生公民參與正發酵。

在台灣,為了不同的議題和理念,幾乎每星期都有人上街遊行。其中,一定有學生的聲音,甚至也有因為好奇或真正關心而參加的「來台陸生」,活絡的台灣公民社會必然帶給陸生某些衝擊,反思中國現況。

一位林同學曾在228遊行活動旁圍觀,他以德國牧師Martin Niemöller的墓誌銘描述台灣的公共參與:「起初他們(德國納粹黨)追殺共產主義者,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我不說話……最後,他們奔向我來,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為借鏡,肯定人民關注公共議題的確促進社會發展。但他也堅定表示,若與自身利益無關,並不會站出來,「家裡經商的緣故,常以經濟價值來考量,意識型態對我們不痛不癢。」

「遊行本身是挺好的」,來自浙江大學法律系交換生彭小天親身感受遊行後,肯定和平、理性的行動,「但是你說,反核遊行之後,他就不建核四了嗎?」彭小天的提問間接質疑了遊行的效果。

來自浙大、現為政大新聞系交換生的雷震宇也認同公民社會價值,但談到華光拆遷,他則以「幼稚」形容激烈的抗爭行動,「學生如果這樣去參與,是蠻無聊的」,他說,華光「不是躺在地上可以解決的事」。

父母在中國都是公務員,交換生宋孟澤從小被警告:「上街是一件危險的事。」為撰寫學校報告,她起初不帶感情地參加樂生遊行,過程中,驚訝地發現,竟有許多無直接利害關係的民眾參與,其中,有個臺灣人告訴她:「這是公民議題,應該由公民來參與。若是我今天不來幫助他們,改天我家要被拆掉也沒有人會來幫我。」

宋夢澤認為,每位公民都有義務參與公共事務。但是,即使後來有幫助樂生居民的想法,她依然否定上街遊行;談到中國的公共事務,宋孟澤則表示,會以新媒體的方式參與。

以「大悶鍋」形容中國社會,王丹說,當前中國社會壓抑、自由程度仍不足,公民意識尚未成熟,屬於前民主階段。因此,公共參與在中國被認為是「非主流」。

王丹的論述解釋多數陸生「認同理念,否定行動」的主張,顯見中國公共參與並不健全,制度、法規上仍受限制,兩岸青年交流是否促進中國民主發展,值得觀察。